鸳鸯道:“中间还得么四来。”
史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
鸳鸯道:“凑成一个‘樱桃九熟’。”
史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
说完,史湘云也饮了一杯,下面就轮到薛宝钗了。
鸳鸯道:“又有了一副了,左边是长三。”
薛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鸳鸯道:“右边是三长。”
薛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
薛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鸳鸯道:“凑成‘铁练锁孤舟’。”
薛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
一语毕,薛宝钗也端起面前酒杯,仰首喝下,接下来就轮到林黛玉了。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
林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宝钗听了,回头看着她,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
林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
林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
林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
说完,也端起酒杯饮了一口,望向贾琮嘿嘿一笑。
贾琮摇了摇头,这连西厢记里的词都用出来了,太没有顾忌了,好在听出来的不多。
也就是薛宝钗听出来了,其他人,应该都没有注意到,或者是听出来了,却装作没听见。
鸳鸯继续行令,一个个接下去,有的顺利过关,也有的被罚了酒。
很快,就轮到了刘姥姥。
刘姥姥道:“我们庄家人闲了,也常会几个人弄这个儿,可不像这么好听就是了,少不得我也试试。”
众人都笑道:“容易的,你只管说,不相干。”
鸳鸯笑道:“有了,左边大四是个人。”
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
贾母笑道:“说的好,就是这么说。”
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儿,姑娘、姐姐别笑。”
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
刘姥姥又道:“大火烧了毛毛虫。”
众人笑道:“这是有的,还说你的本色。”
鸳鸯笑道:“右边么四真好看。”
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大笑。
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
刘姥姥两只手比着,也要笑,却又撑住了,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众人听了,不由的再次大笑了起来。
······
众人喝酒行令,休整了一阵。
便在贾母的带领下,又在大观园里游逛了起来。
怡红院、栊翠庵等地,一处处的景观、院落,观赏下来,歇一会,玩一会,再吃喝一会,时间就这么慢慢地过去。
转眼之间,就到了傍晚时分。
众人来到了稻香村,就在稻香村摆下晚饭。
贾母因游玩了一天,虽然心里很开心,但毕竟年纪大了,觉着懒懒的,有些累了,也没有吃饭,便坐了竹椅小敞轿,回到房中歇息了。
命凤姐儿带着大家留下来吃饭,不用管她。
吃过晚饭后,大家也都累了,略坐了一会,便各自散去。
刘姥姥也来了两天了,此行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也该回去了。
便找上王熙凤,向她告辞,准备明天就回家去了。
刘姥姥道:“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虽然住了两三天,日子不算多,却把古往今来没见过的、没吃过的、没听见的,都经历过了,真是长见识了。
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的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的照看我。我这一回去没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
凤姐儿笑道:“今儿老太太高兴,因为你在这里,要叫都逛逛,把大半个园子都逛的差不多了,往常也进园子逛去,不过到一两处坐坐就回来了。”
随后又对丰儿道:“明儿恐怕不得闲儿,你这会子闲着,把送姥姥的东西打点了,她明儿一早就好走的便宜了。”
刘姥姥道:“不敢多破费了,已经叨扰了几天,又拿着走,越发心里不安了。”
凤姐儿笑道:“也没有什么,不过随常的东西,好也罢,歹也罢,带了去,你们街坊邻舍看着也热闹些,也是上城里一趟。”
丰儿带着刘姥姥,来到了旁边的屋里,指着一大堆的东西,一一给她介绍。
“姥姥,这是昨日你要的青纱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个实地月白纱做里子。这是两个茧绸,做袄儿、裙子都好。这包袱里是两匹绸子,年下做件衣裳穿。
这是一盒子各样内造小饽饽儿,也有你吃过的,也有没吃过的,拿去摆碟子请人,比买的强些。这两条口袋是你昨日装果子的,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难得的。这一条里头是园子里的果子和各样干果子。这一包是二十两银子,这都是我们奶奶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