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咱们历史学习来说,武则天作为华夏唯一一位女皇,是咱们永永远远绕不开的话题,她身上有着太多传奇的元素,作为历史上的人物,更是有着不少颇具话题性的故事,看来,咱们京城大学历史学院,之后或许要开启武则天专题研究了。”
“你没看群消息么?不是或许,是已经开始了,金教授发的。”
“噢噢,我现在看到了,多谢同学提醒。”
“好家伙,在直播间聊作业的话题,不愧是你们京城大学啊,实在有点意思。”
夏杰看着屏幕前观众们所发送的弹幕,微微一笑,自己手下的武则天玉雕方才只是雏形,就已经吸引直播间的观众们如此激动。
“既然大家对于唐代穿衣风格如此感兴趣,那么我就简单给大家讲一讲,在武则天成为女皇之后,唐代所产生的一些在穿衣风格上边的变化吧。”
说完,夏杰一边解释着,手上也不断用刻刀将雕刻的细节刻画出来,让屏幕前的观众们有着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
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于展露身材的自信。上衣领式由转为以直领对襟为主,外套短袖衫也大多为下摆不掖入裙腰的直领衣。
所谓的“粉胸半掩疑晴雪”,这是由于领式的改变,以及裙腰位置的进一步下移,女性袒露丰满胸膛的程度也大大增加。
从出土武周时期的陶俑、壁画上看,酥胸半露的形象极多,程度甚至在今日看来都略显夸张。
帔子则流行较宽大的样式,绕身一周在胸前交叠,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件披肩衣。除了下层侍女,上层女性也风行穿着男装、胡服。
珍珠宝石项链、臂钏也见诸使用。此时妇女出行逐渐抛弃障蔽全身的幂离,而只在帽沿缀一圈薄纱遮挡的帷帽,薄纱还逐渐缩短,“施裙到颈,渐为浅露”。
高宗在显庆、龙朔、咸亨年间几次下敕禁断,认为“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过于轻率,深失礼容。自今已后,勿使如此”。
咸亨二年下葬的燕妃墓壁画中,便有手持帷帽的宫人,裙纱甚长,可见宫中当时一定程度上还是遵守了敕令的规范。
听到夏杰所说的,直播间的观众们就这一个观点,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讨论,当然,大多都是声讨。
“为什么女性就一定要穿着长裙呢?这样无法将女性的魅力展现出来,岂不是都没有天然优势了。”
“确实,仅仅只是不遮挡一部分,又不是完完全全不遮挡,这高宗也真是的,自己当皇帝之后还不让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去看,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啊。”
“说不定,这皇帝在那方面差点儿意思,所以不能够让女性们的穿着过于开放,不然影响到了他自己,却又想起自己不太得劲的身体缺陷,这才怒火中烧,下敕令规定大家要捂得严严实实的。”
“以当年唐代的盛况而言,我其实也认为没有必要捂得严严实实的。而且,当年也正是唐代的开化之风,不少国家,像是现在的岛国、泡菜国都前来学习,不然他们那来的历史服饰,全是抄的。”
“哈哈,说的有道理啊,现在泡菜国还恬不知耻的说,是咱们的服饰模仿他们,要真的这么认为的话,大家把历史文献、当初考古出来的文物拿出来对比,看一看究竟是谁的年份更早一些呀?”
“呵呵,要是照这么说的话,泡菜国恐怕掘地三尺,将那一个小小的国家整个翻过来,恐怕都找不到任何能够证明唐代服饰起源于他们的证据吧。”
“小国作为,随他怎么说吧。不过咱们谈文化就谈文化,可千万别涉及到其他的东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事情,还是让咱们更加适合的人选来谈吧。”
直播间有观众,显然是比较了解网络上的隐形规矩的,及时的刹车,才让屏幕前不少爱国青年冷静了下来,不再朝着更加敏感的话题讨论。
夏杰见状,微微颔首,对着屏幕前的观众们说道:“咱们搞传统手艺、传统文化的,有着强盛的国力作为后盾,咱们在文化上发力已经足矣,至于其他方面,就如刚刚那一位朋友所说的,就让更加专业的人去做吧。”
插曲之后,夏杰继续给屏幕前的观众们,讲解着唐代女性服饰的变化。
虽说宫中当时一定程度上还是遵守了敕令的规范。但“旋又仍旧”,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初唐帷帽形象几乎都只“施裙到颈”,开放的风气似乎要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而幂离逐渐消失、帷帽裙纱缩短这件事,甚至被《新唐书》定性为“妇人预事之象”,记录在了《五行志·服妖》中。
裙装的颜色惯用大红、绿等浓艳强烈的颜色,其中红裙的记载尤多,常常被称为“石榴裙”,武则天本人便有名句“开箱验取石榴裙”。套穿在外的长裙两侧各有一个细长的衩口,此类带衩口的长裙从此一直沿用至五代。
系合方式自前向后围或自后向前围合均可,以后者为多。由于裙摆的贴身程度和垂坠感加强,身形曲线则被勾勒得更加修长优美,裙摆前缘则被高高的履头所挑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