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后谁的弯道发挥最好,还是要到80米开始,跑道上有明显的分段标志线之后才能判断。
60米,70米,80米......
来到不太显眼的蓝灰色80米标志线,可以明显看到博尔特已经大幅度领先其他选手,卫恩和布雷克都被他甩开了不少的距离,弯道发挥仅次于他们二人的沃伦·威尔,也落后了博尔特近两个身位!
卫恩感觉到尤罕·布雷克正在朝他不断逼近,3.77米的前伸数差距,在布雷克不断的追赶下,已经不足2米了。
经过了差点被博尔特的强势表现而大为打击却又稳定心态的过程后,此时的卫恩再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对手的表现固然会对他的心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都是必须要克服的。
如果无法克服,如何能战胜自己?
连自己都无法战胜,何谈战胜对手?
所以强大的心态是顶尖运动员的必备素质,在任何体育运动中,都要克服对手的干扰,发挥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一个顶尖的运动员,必须要对自己保持足够的自信!
80米,90米,100米......
“弯道进直道,博尔特后面紧紧跟随的是卫恩和布雷克!”
眨眼之间,比赛已经进行到最关键的区域——弯道进直道。
此刻不管是现场的八万名观众,还是世界各地通过电视、网络收看直播的观众,所有人都有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目光盯紧了5、6、7道上的“三巨头”,一刻也不敢放松。
博尔特率先踏过100米线,弯道前100米用时刚好为10秒整,这也是他继柏林世锦赛、燕京奥运会、大邱世锦赛之后最好的一次弯道发挥,同时也是目前为止排名历史第四的弯道前100米分段数据。
卫恩和布雷克的身影紧跟着博尔特冲过100米,此刻距离弯道结束还有约15.6米,前伸数的影响已经几乎消磨殆尽,卫恩依旧守住了相对领先优势。
前100米,卫恩用时10.17秒,布雷克用时10.22秒。
减去起跑反应上的0.05秒差距,卫恩在弯道前100米的纯跑动用时和布雷克在百分位上相差无几,仅有极其微弱的千分位差距。
所以接下来,两人之间决定胜负的关键,就在于卫恩是否能在后100米将起跑反应上那0.052秒的优势给守住了!
大概在90米的位置,博尔特借着切弯的动作顺势向左手方向瞄了一眼,一下就看清了卫恩和布雷克所处的位置。
对于卫恩在200米项目上的实力,博尔特始终有些摸不清,但能够在半决赛上放水跑出19秒82,博尔特认为卫恩至少具备了全力跑进19秒60的能力。
而对于布雷克,博尔特是真的忌惮。
去年布鲁塞尔的19秒26,以及今年牙买加奥运会选拔赛的败在布雷克手里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博尔特知道布雷克在全盛状态下有着怎样恐怖的后程能力。
于是博尔特在心中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让布雷克先冲出弯道,那样的话他必败无疑!
于是博尔特又生出力气,开始勐冲!
当然这只是博尔特的脑补,事实上他在90米之后速度就开始逐渐下降了。
在80~90米的区间他的用时是0.86秒,而到了90~100米区间,他的用时则是0.88秒。
博尔特的前程发力太狠,和其他采用后程跑法的选手有着很大差别,在80米过后,像卫恩、布雷克、马尔蒂纳、斯皮尔蒙这样的选手,他们还要进行二次加速,以使得自己在90~110米达到极速,随后再进入速度保持(降速)阶段。
不过凡是都是相对的,博尔特的掉速阶段虽然比较早,但他的极速够高,就算随后出现掉速,其他选手一时间也很难追赶。
当一个选手的前程优势足够大的时候,后程就算相对比较劣势,胜利的天平也依然掌握在他的手上。
110米,120米......
进入直道!
前伸数的影响完全消除后,选手们之间谁领先、谁落后,就异常清晰了。
排在第一位的毫无疑问是尤塞恩·博尔特,他在弯道部分的领先优势是在太大,所以哪怕卫恩和布雷克采用的是后程跑法,在博尔特的速度还没有完全降到一定程度之前,他们都很难拉近与博尔特之间的差距。
排在第二的是卫恩,他的前100米落后了博尔特0.16秒,而90~110米,他们二人的用时是相同的1.76秒。
排在第三的是布雷克,非常巧合的是,在90~110米区间,他和卫恩、布雷克的用时都是——1.76秒!
决胜的关键,交给了最后的直道!
第四位是沃伦·威尔,虽然在这个时空,他在半决赛上的体能消耗比原时空要多不少,但一天的时间也足以令他恢复到最佳状态了。
沃伦·威尔之后,马尔蒂纳和斯皮尔蒙的差距非常小,几乎是并驾齐驱的状态。这个时空中马尔蒂纳在半决赛的消耗要比原时空大很多,所以今晚的决赛他没能在前120米领先斯皮尔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