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可以加根管子再加个阀门试试,打开阀门这边水往里留,那边气会往外冒,吸两口,又关阀门,这样或许能持久一点。
张斌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众人又回到机械厂加工起来,差不多半个时辰后,铜罐子便加工好了,也是在底部加了个小尾巴,面带了个阀门。
这次换成赵如了,因为张差已经冷的直打哆嗦了,为了防止他感冒,张斌让他找了身干衣服换,烤火去了。
他们都是在海边卫所长大的,水『性』自然不错,赵如飞快的把外套一脱,扒的剩一身单衣,随后把铜罐子往背一绑,又把铜管子往嘴里一咬,随后便嗖的一声跳入海水。
他潜下去之后,并没有立马浮出水面,水面只是时不时翻出一片气泡。
一盏茶时间过去了,众人脸都『露』出担忧之『色』,一般人在水里可潜不了这么久,可别出了什么意外啊。
两盏茶时间过去了,张斌都有点心里打鼓了,这要是出了问题,把人憋死在水里,那真的荒唐了。
又过了一会儿,“哗啦”一声,水面冒出个人头,正是赵如,他剧烈咳嗽了一阵,这才喘息道:“大人,这东西还可以,是最后那一下,水直往嘴里灌,我一不小心呛到了。”
呛一下倒也没什么,张斌嘘了口气,随即问道:“怎么样,潜下去多深?”
赵如尴尬的道:“我是一个劲往下潜,也没注意有多深。”
想知道潜了多深倒也不难,张斌让人找来一捆绳子,随即又把铜罐子里的水放出来,让赵如抓着绳子再试着潜了一次。
这次又差不多是两盏茶时间,根据绳子的长度计算,赵如其实并没有潜下去多深,大概也是四五丈的样子,换成米的话,大概是十五米。
十五米还是不够啊,起码得四十米啊,而且还必须在水底『摸』索一阵,因为人不可能一潜下去,正好踩一门火炮面,总得找一找,才能找的到。
这样算来,又得多一盏茶时间,也是说,起码要做个四尺长的铜罐子才行!
四尺长,人怎么背呢,那不是碍事嘛!
张斌正在犹豫间,赵如突然提议道:“大人,如果要潜水的话,其实没这么麻烦,记得有一次我跟人出海打鱼,遇了大风浪,把船都给掀翻了,我们几个人正好被扣在船下面,船倒扣过来有很多气在里面,我们几个人在水下面待了大约一刻钟才浮来,也没什么事。”
张斌闻言,眼前一亮,做个船形的东西,倒扣在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于是乎,一行人又回到机械厂,用铜皮做了个大约半人大小的桶状物,然后又跑到水边试起来,这次还是赵如,有了张差的经验,张斌直接让人准备了干衣服在岸等着,他倒是没有冷的打哆嗦,不过,这桶状物一扣水里,又尴尬了,因为里面的气太多,根本压不下去。
众人集思广益,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那是在桶子四周绑几块铁疙瘩,这样的话,桶子能压进水了。
为了保险起见,张斌让赵如连同铜罐子也背了,这样算桶子出了问题,他还能借铜罐子里面的气浮来。
准备好一切,众人又来到海岸边,四个亲卫一起把铁疙瘩往水里一放,那大桶子便倒扣在水慢慢往下沉去,赵如也跟着嗖的一下跳入水。
这次,水面一点动静都没有,赵如好像消失在水了一样,一盏茶时间,两盏茶时间,三盏茶时间,水面仍然一点动静都没有,众人脸不由都『露』出焦急之『色』,这潜水可不是闹着玩的,潜入几十米深的水,那可是一不小心淹死了!
直到大约一刻钟之后,水面突然又哗啦一阵翻动,沉下去的那个铜桶子竟然从水面冒出来,紧接着,赵如便从铜桶子底下窜出来,兴奋的举起手道:“大人,我潜到海底了,你看。”
张斌打眼一看,这家伙手里竟然抓这一个大蚌壳,看样子,他是真的潜到海底了!
至此,试验算是成功了,赵如连蚌壳都能找到,在海底找目标更大的火炮自然不成问题。
当然,这么简单的东西还不能用来打捞火炮,因为火炮的重量可不是一个人能从海底扛来的,算借助浮力也不行,还必须准备绳索,而且,火炮吊出水面之后还必须使用吊葫芦才能吊船,不然千斤的东西,算有绳索,几个人也拉不船。
张斌干脆招来了一艘车轮舸,改造了一下,在面用大腿粗的木柱子做了个木架子,在间挂了个吊葫芦,还在四周挂了四个滑轮,这样简易的打捞船做出来了。
至于潜水设备,铜桶子,他干脆命人做了一个人那么大,四周是一圈挂绳索的孔,既能绑绳索,又能绑铁块,绑在四边的铁块也进行了专门计算和测试,正好能扣这气的桶子带下去,又不会太重,让人能很轻松的掉来。
这样一套打捞设备做好,差不多用了三天时间,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这套打捞设备真的能把火炮打捞来,那么算费一个月时间也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