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铮的小厮认得红玉,晓得她是阴府的丫寰,将马车牵过来停下,也没出声斥红玉竟敢当街拦下京衙府尹的胆大妄为。
“老爷!这是阴老爷家的丫寰红玉!”小厮连忙解释,秦铮可不认得红玉。
听到阴老爷家,秦铮不悦的神色微敛:
“即是阴兄府上的,我也就不怪罪你冲撞之罪了,你这样冒出来挡我去路是想做什么?”
红玉往侧面一退,现出身后的阴十七来。
秦铮看着阴十七将帏帽摘下来,露出一张令他吃了一惊的脸:
“阴、阴太太?”
阴十七听着,觉得秦铮嘴里的阴太太应该是把她的母亲:
“大人识得我母亲?”
“你母亲?”秦铮忙将阴十七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他越打量越觉得像,嘴里啧啧有声:“像!太像了!就跟阴太太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就是阴太太气质更温柔贤淑一些,而眼前这姑娘的一双黑眸则锐利了些,似是能看透人心的犀利。
红玉道:“大人!这是我家小姐!刚刚回的府!小姐,这位便是府尹大人!”
无需红玉两厢引见,阴十七与秦铮其实已经猜出各自对方的身份来。
“听闻阴小姐今日便要回京归家,我公务繁忙,本想与阴兄一同去永定门接接小姐,却不想阴兄不让,说怕我吓着了他的宝贝闺女!”秦铮呵笑两声,“如今看来,真是阴兄多虑了!”
这人都自已找上京衙来了,哪里是随便被吓到的人?
阴十七笑笑没搭话,向秦铮一礼道:
“大人,今日小女前来,是因着我身边的丫寰绿倚而来,大人派来的差爷说,我家绿倚涉及命案了?”
没说杀人,因为她也跟红玉一样,不相信那一副柔柔弱弱的绿倚会杀人。
事情未了解清楚之前,这有点儿偏信,她不否认。
可对身边的人,总会有点儿偏颇,这是人之常情。
她是人,不是神,也会有人的缺点。
何况她是今日刚刚到京,刚刚回的阴家,绿倚是给她买糕点去的,红玉说了,绿倚到佳味斋买糕点也不是头一回了,怎么别的时候没出事,今日偏偏是出了事?
这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当时她便动了心思,曾品正那时也瞧向她一眼,显然也是觉得太巧合了些。
“你父亲与我深交,私下你也不必喊我大人,该喊我一声世叔。”秦铮念及阴启岩,明知命案未查清楚之前,他对于命案的看法不可对外多言,可他还是看在阴启岩的面份上说了一句:“你即是阴兄之女,也是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阴家女,今日刚到燕京刚回的阴家……你自已好好想想,想不通也不要紧,你回去照搬我的话与阴兄说说,阴兄自会明白。”
说完,秦铮上了秦家马车离开京衙大门前,归家去了。
阴十七重新戴上帏帽,等着红玉招手让阴家马车过来,她也上了马车。
路上红玉问阴十七是不是要回府了?
阴十七摇头说:“不,先不回府,去佳味斋。”
红玉没有多问,即刻让车夫调头往佳味斋的方向走。
路上车厢里很安静,红玉毕竟还不是与阴十七很熟,除了候着听命,她不敢多言,即便心里担心绿倚担心得快揪成一团了。
阴十七则是在想着秦铮的话。
秦铮头一句点明了他是以私下世交叔伯的身份与她说话,也就是说他非是以京衙府尹的身份,因为命案未查清,这身份有许多都不该对外多言,倘若自他嘴里传出什么流言蜚语来,他的麻烦断然不会小。
后一句秦铮不管她听不听得明白,已然直接明示绿倚所涉及杀人之罪,与她这刚到燕京刚回阴家的阴家女有关,这话他挑明了说,他没指望她一个姑娘家能听得懂,真正用意在于让她把话给她父亲捎回去。
可秦铮小瞧了她,她不但听明白了,且这其中的蹊跷,先前她自已便已猜了七八分。
不过是经秦铮这么一说,她便十成十地肯定了。
燕京里有人不想让她回来。
确切地说,是不想让阴家女回来,而是早该死在五年之前!
可她偏偏回来了,还活得好好地回来了,所以有人按耐不住,在她回来的第一天便对她身边的人下手。
杀人罪,这可是下的死手!
正如她对曾品正所说那样,她连不相识的人都不会不管,那她身边的人,阴府里的每一个人,她又怎么可能不管?
管,是管定了。
可管,要怎么管?
思绪万千,心神坚定,阴十七在车厢的摇晃中来到了佳味斋所在的大街上。
车夫没有直到佳味斋铺前,那里已被京衙官差围了,说是闲杂人等不准靠近,好事的百姓大都散去,只余下居于这条大街上的百姓时不时往佳味斋张望着,也私下议论着。
有人说佳味斋掌柜倒霉的,也有人说阴府丫寰心狠的,更有人浮想连翩说绿倚与掌柜指不定是有私怨的。
佳味斋的林掌柜已年过半百,绿倚却不过十四岁,晚红玉一年进的阴府为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