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这损招又不是新鲜出炉的,谁还能不知道?
至于湖南其他地方的地主会不会在得知自己要变成四川人后组织湘军对抗吴三桂的养子吴国贵,李自成才不管呢!
他现在就想着尽快把澧州根据地搞起来,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在澧州设立军府和节度使司——李自成的大顺朝抄了不少唐朝的制度(都是老李家嘛!),所以在地方上搞均田府兵和节度使的组合.好像也挺正常的。
黄植生咬咬牙,收起来他的不值钱的同情心,然后提起嗓门大声对着看热闹的百姓们道:“西王令旨,将在澧州行均田府兵制设立澧州、石门二军府,然后再计口授田分田当兵!
凡入府当兵者,优先于本乡授田,在册府兵先授丁口田三十亩,职田八十亩。府兵上番服役之后,另有口粮赐下,也不需要自备器械甲胄.建立功勋后不仅可以赐予勋田,还可以做官!有人愿意入府当兵吗?”
“有!”
“愿意.”
“愿随西王反清复明!”
立即就有不少声音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这澧州,后来也是出过不少湘军的,民风还是相当尚武的!
汉中府,南郑县,西王行辕。
刚刚抵达南郑的吴三桂,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和地主阶级对着干了——他虽然也准备分田分地,但他没打算直接把有主的土地分了,他要分的是四川的无主之地。
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的次子吴应麒、庶孙吴世琮一直都在汉中府张罗着成立“分田卫所”的事儿。
吴三桂是明军将领出身,自然最懂卫所制度的利弊了。所以他照着《天朝田亩制度》设计出来的田制,其实是改良版的卫所制。
他的卫所制取消了卫所军官的世袭制,而是改为考核加军功晋升的办法。同时还在卫所内部实行“均田”,以确保军户的利益——每个军户授田一百到一千亩不等,具体授田多寡,根据军功和职位来确定,而授出的土地不得买卖,但允许继承如果卫所官兵拥有爵位,则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
实际上,吴三桂设计出来的卫所制,就是一个个封建土地军事贵族集团!
每个卫所都有四千至五千之数的卫所军户,如果出兵作战,则可以最多组成一个四五千人的“镇”,在不充分动员的情况下,也能出兵一营、一标、一协。
而根据吴三桂的命令,他麾下的十五万大军将会组成三十个卫.每个卫都有一个大将军、上将军或将军统领。而吴应麒、吴世琮两父子则各自得到三个卫,两个总共拥有六个卫,成了吴三桂手底下仅次于他本人的大山头。
另外,吴三桂还打算给吴应熊也搞六个卫,给吴国贵分四个卫.这样三个儿子一共掌握十六个卫,各自负责一个方面。
将来吴应麒、吴应熊之中,谁能脱颖而出,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而没有脱颖而出的那两个(包括吴国贵),就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卫封得远远的.要么去安南,要么去朝鲜,总之别自相残杀就行。
现在,吴三桂自己也领着刚刚组成的八个卫来了汉中,和吴应麒、吴世琮汇合后,总共十四个卫,将近七万大军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兵攻打大清了。
他的这些个卫,都是可以随时移动的“移动卫”!
不过就在吴三桂即将出兵的当口,几个让他意想不到的消息,也从直隶、湖广和两广这三方面传来了.
(本章完)
喜欢康熙,你的大清亡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康熙,你的大清亡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