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淡化案情,也是因为这个?” 常书记问蒋震。
蒋震坦然迎上他的目光:“是。我当时考虑,二十二名干部涉案,牵连太广,直接上报会引发官场动荡,影响正在推进的扶贫和产业项目。我本来想先稳住局面,让省纪委秘密核查,区分违纪情节轻重,该处分的处分,该保护的保护——可赵书记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目的不是反腐,是借反腐清除异己,把广贵的干部任免权攥在自己手里。”
“对对对!”彭来昌连忙附和:“他就是想逼我走,自己当一把手!常书记您想想,要是让这种只懂搞小圈子、不懂搞发展的人掌权,广贵的脱贫成果都可能保不住!”
常书记终于笑了,这次的笑容比刚才温和了些,他靠在凉亭的柱子上,望着夜空中的月亮:“你们说的这些,我大概清楚了。赵天成这个人,我早年就听过他的名字,在基层抓廉政确实有一套,可他把‘干净’当成了挡箭牌,忘了当官的根本是为老百姓干事。”
他转头看向彭来昌,语气严肃:“但你也别觉得自己没责任。那二十二名干部是你提拔的,用人失察就是你的硬伤。赵天成能抓住把柄,说明你在干部考察上确实有疏漏——不能只看会不会办事,还要看守不守规矩。”
彭来昌当即认错低头,说:“是是是……您批评得是,我绝对接受组织对我的批评,回去之后一定整改,重新梳理全省的干部考察流程。”
“还有你,立庆同志。”常书记又看向王立庆,“纪委是监督执纪的,不是和稀泥的。赵天成的人越权干涉,你为什么不直接上报?怕得罪人?”
王立庆脸一红,连忙解释:“我当时是想等查清情况再上报,而且蒋省长也提醒我,先稳住局面,别被赵书记牵着鼻子走。可是,谁想到,他们今天就带着材料进京了呀!”
“蒋震提醒你是对的,但你自己要有立场。”常书记的语气缓了缓,“纪委干部,就得有‘铁肩膀’,该硬的时候必须硬,不能因为怕内斗就缩着。”
凉亭里的风忽然静了下来,彭来昌和王立庆都低着头,等着常书记下结论——这可是关系到他们仕途生死的关键一句话。
蒋震却显得很平静,他知道常书记不会当场给出明确答复。
这种级别的博弈,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常书记要考虑的,是广贵的稳定、发展,还有京央对地方干部的用人导向。
常书记慢慢起身,一步步走到凉亭边上,看着灯光下满园的绿植。
蒋震知道,常书记这是要为今晚的见面,做一个小小的结论。
这个结论不会太长,但是,却会对未来广贵官场的走向,起到非常非常关键的导向作用。
“高震岳已经把材料递到华纪委,这件事我会亲自督办。有一点我可以明确,那就是京央绝不允许借着反腐的名义来搞内斗,更不允许‘干净’的懒官、庸官上位。”
他说着,慢慢转身,看向他们三人:“彭来昌,你回去之后,立刻组织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干部队伍建设和经济发展问题,把赵天成主政地区的经济短板摆到台面上,形成书面报告上报。王立庆,省纪委牵头,重新核查那二十二名干部的案子,独立办案,不受任何干扰,查清后按规矩处理,该问责的问责,该保护的保护。”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蒋震身上:“蒋震,你牵头制定一个广贵省‘干事创业型干部’的考核标准,把‘干净’和‘担当’结合起来——京央要的是既清廉又有为的干部,不是只会守摊子的‘太平官’。”
三人赶忙点头称是。
常书记看了看手表之后,轻轻摆了摆手说:“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们也早些回去吧。”
“好,再次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见我们。”彭来昌一脸感激地说。
而后,上前握手道别,众人离开。
——
彭来昌从驻地走出来的时候,那脚步轻快地几乎要跳起来。
毕竟,刚才常书记的话,实在是太棒了!太顺利了!
他走到车前,激动地凑到蒋震身边,压低声音说:“蒋震啊,今天真是多亏了你,要是没你点醒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常书记说。”
王立庆也感慨道:“常书记这是把方向定了——要干事,不要内斗。赵天成这次怕是要栽了。”
蒋震却摇了摇头:“没那么容易。赵天成跟京城的老领导还有渊源,而且他手里的材料是真的,就算常书记定了调,他也不会轻易放手。咱们回去之后,得赶紧把常书记交代的事情落实,用实际行动证明咱们是在干实事,不是在搞内斗。”
“对对对,赶紧按照常书记的意思去办!”彭来昌说着,拿出手机,立刻给省委办公厅打电话,让他们连夜准备明天常委会的材料。
王立庆则给省纪委的同事发消息,通知他们明天一早召开紧急会议,重新启动核查工作。
蒋震站在车旁,望着驻地的方向,若有所思——常书记的态度很明确,可赵天成那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