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位九弟,李玄佑几乎早就忘记了,源于这位九弟实在太过普通寻常,连平时说话,都显得小声小语。
便是以前在宫里进学的时候,九弟亦没有他这么聪慧,平时面对先帝,也就是故太上皇的考教学问,亦是时常受罚之人。
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因为普普通通,对各皇子没有任何威胁,这才同众兄弟的关系都不错!
“父皇便以为老九乃是最可靠之人?选择老九,还不如选择老二!”
李玄佑心道,如此一想,且是对于昌元帝,更为愤怒有加!
“我的好父皇,既然有些问题,你不愿意去说,那就我亲自来问!”
……
天津卫。
城外大帐内,迎着朝阳的升起,但观所有携带火铳,另有可移动大炮的兵士,都整齐列队,而做聚集之!
在贾峥于辽东战事间,通过己方之部,证明了新军的战斗之能力和可靠性,其中之策略,在整理之后,昌元帝并不是没有重视,且是直接依照贾峥的建言,而行改善。
其中新兵之如训练众,则是直接从天津卫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士!
今日今时,九皇子李唐辅穿戴盔甲,正是站立于点将台上,且看着一众兵士,再想到昨天半天时分,从神京方向传来的紧急军情,其人很是担忧宫里的情况。
但按照上次面圣,且见父皇之嘱托,李唐辅还是忍受着悲痛,迅速调集天津卫之地驻兵,行做处置。
“时下的神京,想来仍处于混乱之中,但我所率领的天津卫之部,也是时候行做出发了!”
李唐辅心中如此思虑道。
他很快调整了心情,平日方正宽厚的脸上,今日且多肃穆之态,看向左右道:“全军准备,今天子于神京之内,且处于危难之间,又有反贼作乱,祸乱神州,我等今日,得受天子之命令,孤手中所持有,就是圣旨,以讨伐不臣,而安天下!”
李唐辅这话语声录下,能看到万千兵士们,同时高喊“万胜”!
……
处于数千里外的汉中之地。
过了足足两日,经过明教内部,最快的速度,才将消息送来。
正巧贾峥赶回来了南郑城,待他看到那药铺的红色标记,即知道是重要事情,并让铁牛做好伪装,而去取之。
但在打开着明教送来的密信之后,贾峥整个人,长出了一口气,叹道:“大宋也好,大明也罢,多以内部原因,才导致衰败而灭亡。我的预料没有错,大顺同样难免,若是再等上数年,我将汉中之地,经营的更好,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至于眼前,当做好万全准备,一旦朝中有确切消息传来,那我就不得不借汉中之地的力量,行做自立!”
神京来信之所言,已经表明,贾家这次在劫难逃。
既然如此,那就必须做出最坏的打算!
虽然有点仓促,但贾峥并不是没有预料。
只是对于昌元帝,贾峥感觉这位大顺天子,左右是一个能人,绝对不会这么简单的让权力落入到这宫廷之变者的手中,他更相信,于此其中,还存在一些变数。
至于这变数,对于他来说,是有利,还是无利,那就两说了。
而随着消息的传开,便是传到汉中之地,大概还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这两三天时间,足够他来应对,并为可能到来的暴风雨,进行周密部署。
“以黛玉等人,先居于河南,如果我处于汉中,能够挺过去,自当接过来,如果乾清宫易主,其人能够火速安定四方,就只暂避之锋芒了。不过,有了我这些日子,于汉中的安排,又有陈师爷在暗处出手,一切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贾峥内心,还是有些舍不得他新作设立的汉中新卒,但他知道,如果朝廷将贾家宣布为反贼,想第一个出头,而借机反之,那无疑会死的最快!
如此所思结束,心底有了决定后,贾峥迅速请来曹明中等府员,并做一些安排。
隔日,汉中之地的总兵王鸿图,也收到了贾峥的消息,可在看到贾峥的亲笔信后,王鸿图大吃一惊。
“神京出事了?这贾子安竟然有收到神京的命令,让汉中之部,暂时守卫好地方,防止山陕总督之属,行做叛乱,波及地方?”
王鸿图之本人,实际是有些怀疑的。
但他同贾峥早就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关乎贾峥受神京内的天子,大为信重,也不是什么秘密。
故而,带着半信半疑,他还是按照贾峥的要求,守卫好了从关中之地,通往汉中之所的要道。
直到两日后,一则消息,传入汉中,很多人才知道,原来神京真的发生了惊变!
但关于贾家,并没有详细消息传来,毕竟神京之于当日,无论前后,几乎所有的豪门勋贵为了各自目标,都有参与其中!
而说王鸿图,在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即认同贾峥之大部,其心道:贾子安先几日得到消息,便是比驿站都要快上许多,足以证明他同宫里,一定有着某种联系!在这神京动荡,各藩王,外有皇子,为那乾清宫的皇位,挣破头的时候,我还是跟着贾子安,看看其人会怎么做!这贾子安思绪周全,总不可能行做犯险才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