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还有牛家……此中之属,朕也是多次忍让,但谁知这些权贵之流,也同做联系,可是看朕所杀的人,还不够多?
这些年来,这些四王八公,暗自挖空国库不知多少,奢华之态,早弄得人尽皆知,可有感恩我李氏,感恩于朕?”
昌元帝越说,越感觉有些头疼。
见殿舍内的内侍们,都变得战战栗栗,他抬头看向戴权,将手中这张写有密密麻麻字迹的纸,扔到了戴权的怀疑,道:“给朕都看住了!且让他们再嚣张一段时间,朕要这些所有的王八,都浮出水面,最后给他来个一网打尽!
且朕虽然身体抱恙,但手中的刀,依旧锋利!
既然觉得朕杀的人不够,没有立下太多威信,那就再多杀一些人!”
昌元帝这话落下,戴权心知,天子一怒,当将掀起腥风暴雨。
戴权正想着领命应下,又见昌元帝忽然一问道:“你觉得贾子安此人,为国为民,于各事,皆如实向朕相告之,可算得上我大顺忠臣?”
面对天子之问,戴权偷偷抬头看了眼,随即出声应道:“于内臣所见,贾峥所行诸事,当可见忠诚于陛下,自是忠臣栋梁!其能得科举第一,亦属于圣上门生,不忠于圣上,又能忠于何人?”
耳闻戴权所言,昌元帝没有继续纠结此间问题,而是话语一转,沙哑着声音道:“林如海已经是第三次上书,称病想要辞去这户部职位,其之病情,朕早几年也知道。而处于户部这职位上,两年多来,所行事为国朝可谓之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样吧,让内阁拟旨,以封赏林如海为任候,并待太上皇之丧礼结束,同意其辞去户部尚书之职!”
“诺!”
领命离开后,戴权往永宁宫方向,另还有一些琐事,需要他行做处置。
只是刚走了没有几步,戴权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叫过亲信小太监道:“那贾贵妃,今处于冷宫内,可要照顾好了,其生产之期将近,一旦产下皇子,当安排我们的人,第一时间,送出宫去,你不用担心出现罪责,若是出了事情,自当由我来承担!”
“是,公公!”
安排完此事之后,戴权望向背后的宫舍,幽幽一叹,眸光里,不觉多了一些深思。
……
是日下午,林府。
太上皇的驾崩,从昨夜开始,便传遍了神京。
天下各地,在加急之报,要不了多久,就会弄得人尽皆知。
而林如海昨夜,也是一夜没有回家,一直处在宫廷之内,相为处事。
直到下午之时,同礼部的官吏,一道协同安排好了诸事,这才能回家一趟。
一入家门,但见妻妾儿女,林如海紧绷的脸上,缓缓露出了笑容。
特别是看到要不了多久,就要出嫁的女儿黛玉,林如海关心更多,一边拉着幼子女的手,一边往内院中去,道:“这些日子里,子安可也是有书信送来!”
黛玉得闻,忙应道:“爹你也不是不知道,峥哥儿从汉中送来的书信,家里都是在一起……您既然问了,今儿算是赶巧,正好有一封是送来神京,给爹您的!”
林如海颔首道:“子安处事,谨慎稳妥,为父且是放心,玉儿你这两年来,倒比小时候,更显得成长不少,当记住为父一句话,子安是成大事之人,若是来日嫁到了宁国府,当像你娘当年一样,乃家中贤内助,夫妻相亲相爱之!”
此间言语落间,林如海已经来到了书房所在。
将手里的一对年幼儿女,让大女儿黛玉领到一侧,他且步入后,看向了放在书桌上的一封书信。
此书信,正是五日前,贾峥从汉中之地,加急送来。
当林如海坐在椅子上,拆开书信,观贾峥大有进步的书法,缓缓颔首,可当看完了其上所述的内容,又皱起眉头,抚须沉思道:“圣上这些年来,多于地方派出密探,行做查询各等不法之事,以便加强地方控制。
子安前番将那关系蜀王之事,如实相告之,乃是正确之抉择!
但以圣上这次派出钦差大臣,并暗做调查,可也是疑心之重,怀疑子安也参与其中?
不过,那汉中通判,既然同蜀王有联系,缘何汉中之地,并没有找到证据,是蜀王有所发现,其部从早做了处置,还是……”
林如海沉吟之间,眼睛眯了眯。
关乎汉中叛乱,外有牵涉到蜀王李秀,其中有着太多的线索可以挖掘。
但准女婿以信中所言,其人浅做调查,并没有太大发现,这倒是让林如海内心多了些猜想!
不过,从信件里的内容看来,自己这准女婿没有继续调查之,算是一周全所为!
调查的越多,牵涉的必然越多,处在当下的朝局里,让大顺天下疑心的也就越多,可以说是无功而有风险!
但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自己这准女婿实际已经发现了什么……
“朝局自开年以来,多番变动,太上皇之驾崩,必然会让人心更为浮躁,而我前所辞官一事,圣上多不会再有坚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