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北宋有名的书法家米芾!”
看着陈兴平和木世博质疑的目光,许砺韬言之凿凿的点头肯定道。
接着开口解释道:
“米芾在书法上很有造诣,擅长写篆、楷、行、草等书体,尤其善于临摹古人的书法,甚至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这幅《平安帖》,我敢断定就是他临摹王羲之所作。”
听到许砺韬说的这么肯定,陈兴平和木世博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敢相信这幅《平安帖》竟然是赝品?
木世博皱着眉头对许砺韬问道:
“许小哥,你有什么依据?”
许砺韬淡淡一笑,没有立刻解答,反而是文不对题的说道:
“王羲之在我国有‘书圣’之称,虽然王羲之师从前人,但是并没有一味的模仿,而是吸收了各个书法家的长处并自行一体。”
“所以他的书法姿态丰富而不张扬,冲和雅致,刚柔相济,体态丰盈又不失法度,因此他的书法刚好符合国人的审美,因此被称为我国的‘书圣’。”
许砺韬讲到这里,看着点头认同自己的木世博和陈兴平问道:
“我想两位前辈在古玩圈资深甚远,肯定看过王羲之的真迹吧?”
“那是当然!”
木世博点头说道。
一旁的陈兴平更是嚷嚷着,“《上虞帖》、《万岁通天帖》、《寒切帖》我跟老木都曾有幸观赏过。”
“可惜,这几幅作品都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了,要不然我必定要拿下!”
陈兴平说到这里就一脸的痛惜表情。
许砺韬看着好笑不已,这陈兴平看着都年过半百了,谈到收藏就像个顽童一样。
可见其对古玩字画的喜爱。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许砺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米芾的书法受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这五位的唐人影响,所以在他的字体中可以看到晋唐的风格。”
“他的字体在点画线条和结体上变幻莫测,其用笔侧锋为主,书法中的点画粗细、轻重、刚柔等变化无常,呈现跳宕多姿。”
说着,许砺韬在字帖上指着,“木老,陈老,你们看这几个字。”
“虽然,米芾临摹的很像,但是还是不可避免的将自己的书法习惯流露出来。”
“这几个字跟王羲之的行文截然不同,只是这几个字在字帖中散乱开来,不细看的话,还真发现不了。”
嗯!
陈兴平和木世博低着头,神情严肃的看着许砺韬只在字帖上的几个字。
随后神色一震,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这这这?”
“打眼了打眼了!刚刚怎么就没看出来!”
木世博和陈兴平满脸懊恼的表情,其实这也不怪他们看走眼了,只因为先入为主。
认为这就是王羲之的《平安帖》,心情激荡之下,难免有所错漏。
“确实是米芾临摹的《平安帖》!”
陈兴平和木世博查看了良久,确认了这幅字帖是赝品。
木世博笑呵呵的说道:“也不止我们俩看走眼了,乾隆皇帝,文征明等大家也肯定是看走眼了。”
“哈哈,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将自己的鉴藏印章拓印其上。”
陈兴平同样眉开眼笑的附和着说道。
虽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米芾也不差啊,更何况这字帖上面还有乾隆、文征明等历史名人的印章。
其价值同样不遑多让。
“有意思,有意思了!”
随后三人猜测,这幅作品肯定是乾隆看走眼了。
虽然他收藏过,但当时肯定是被他当成了王羲之的真迹来收藏的。
从其对作品的评价就可以看得出来。
只不过,乾隆应该不知道,这块破布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是北宋米芾临摹的作品。
时值晚清时期,宫内混乱,宫人偷盗之事频出。
也正因为如此,这块破布便在晚清时期被宫中太监、宫女之流偷出宫外了。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块布的真实价值。
以当时的情形,大清王朝日渐衰败,而宫内人员的待遇也不断下降,能偷一点东西出来变卖,折点现,那当然是再最好不过的事了。
事实上,在晚清时期,宫内太监、宫女偷主子东西出来卖钱的事太多了。
也因为如此,各种真文物,好东西,都如同白菜一样被变卖出去。
这幅米芾临摹的《平安帖》应该也是如此,被宫内人员当成个破画卷,甚至是破包袱皮就给顺出来了。
给点钱就可以卖,对他们而言,出手才是钱,不出手的都是累赘,一旦事发,后果严重。
如此一来,一件好好的“玩意儿”就这样被沦落成破布了。
有意思的是,几经周转,它还被许砺韬只花了区区了1块钱便买到手了。
“这真是机缘巧合啊!许小哥好运气!”
陈兴平不无羡慕的看着许砺韬感慨了一句。
木世博瞥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