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海告别母亲就去了县城,人市上找活的人很多,他等了两天才有人把他带走,说工期一个月,具体的活就是去拉货,他本来想做长工的,如今没有找到,也只能暂时做一个月,干完再说。
张云海和一群年轻人跟着刘员外去南方拉货,一个月之后安全回转,刘员外给每人发了工钱,大家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张云海拿了工钱正要离开,却被刘员外叫住了,说道:“小伙子,你愿不愿意留下来?”
张云海受宠若惊,说道:“员外要是有活需要我做,我愿意留下。”
“好,那你就留下吧,每天负责劈柴喂马怎么样?你放心,工钱不比拉货少。”
他出来就是为了挣钱,只要不是违法乱纪的事情,他什么活都可以做,说道:“那就谢谢员外了。”
张云海买了一些点心,回家看望了母亲,就回到了刘员外家里干活,每天他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从不会偷懒耍滑。
刘员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日,他把张云海叫到房里,说他为人忠实可靠,要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他,张云海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就不做声,刘员外见他不做声,就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张云海见过刘小姐,那刘小姐是张员外最小的孩子,长的是貌若天仙,人见人爱。
刘员外居然说要把女儿嫁给他,这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说道:“谢谢员外的美意,可是我家里贫困,怎么配得上小姐,小姐跟了我会受苦的。”
刘员外呵呵一笑说道:“家贫怕什么,只要勤劳,日子会好起来,只要你对莹莹好,没钱花就来找我!”
张云海说道:“婚姻大事我还要与母亲说一声才好。”
刘员外说道:“那是自然,与你母亲说是应该的。”
张云海回到家里,说刘员外要把女儿嫁给他,王氏一听也很高兴,说就怕委屈了人家姑娘。
张云峰听说弟弟要娶刘员外的女儿,也是非常高兴,就和妻子商量拿出他们攒下的钱,让弟弟娶妻。
李秋菊嫁给张云峰就是为了钱,要让她出钱比登天还难,骂道:“窝囊废,就你卖柴那三核桃两枣,还不够我塞牙缝呢,哪里有钱?”
本来张云峰卖柴的钱是要交给母亲的,到时候给弟弟娶妻用,李秋菊就与他大闹,他只能把钱先交给她保管。
张云峰说道:“先是盖了新房,接着咱们又成了亲,家里已经空了,如今弟弟要娶妻,按理说咱们要拿钱出来的。”
“这房子又不是我一人住了,我们成亲,你家花了多少钱,还有脸说,我都替你们害臊!”无论张云峰怎么劝说,李秋菊就是不愿意拿钱出来。
张云海听到嫂嫂吵闹,就对哥哥说道:“哥哥不要担心,我在刘员外家里做工挣了一些钱,已经够用了。”
刘员外知道张云海家贫,就在城里为他们买了宅子,并为二人举办了隆重的婚礼。新婚之夜,张云海掀开新娘子的盖头,看到貌美如花的新娘子,激动不已。
也就是在新婚之夜,他才知道刘莹莹不会说话,不过他能娶到如此貌美的女子也知足了,会不会说话他不在乎。
成婚之后,张云海想要把王氏接到城里居住,但王氏说她老了,在家里住习惯了,不愿意到城里去,于是张云海夫妻就经常带上礼品回家看望王氏。
村里人都说张云海有福气,娶了个如此貌美的女子,而且还这么孝顺,只有李秋菊气不过,看着貌美如花的刘莹莹,她万分嫉妒,不过想到她不会说话,心里就有了一些平衡。
刘员外心疼女儿,经常给她送钱送物,可张云海正直,不要刘员外的东西,说道:“岳父大恩,你给我们夫妻一套大宅子,我们就感激不尽了,以后您就不要再破费了,我娶了莹莹,她的一切都应该由我负责。”
人穷志不短,刘员外很欣赏张云海的人品,就让他在店里当掌柜的,这样可以多挣些钱,女儿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又过了几个月,刘员外突然因脑出血离世,刘莹莹大哭一场,她虽然不会说话,可她知道,刘员外走了,她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果不其然,刘员外去世之后,刘莹莹的几个哥哥就把张云海和刘莹莹赶出了那座大宅子,也把张云海辞退了。
原来,刘莹莹不是刘员外的亲生女儿,是他收养的,因此她的哥哥们对她一点情义都没有,是不会让她带走刘家一针一线的。
夫妻二人从吃穿不愁变得一无所有,王氏知道后,就让大儿子去把他们找了回来,说家中虽然不富裕,但有二亩地种着,也不会饿肚子。
村里人得知刘莹莹的遭遇都很同情她,说她的哥哥太不讲情面,即便不是亲妹妹,在一起生活这么久,也有了感情啊!
李秋菊却幸灾乐祸,说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张云海夫妇回来之后,王氏就搬到了茅草屋居住,把新房的西屋让他们住,张云海不同意,可王氏说不能委屈了刘莹莹,非让二人住不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