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夫妻二人多年没有生育,就在一个月前生下了一个儿子,今日给孩子办满月酒,亲戚朋友都来庆祝了。
这个孩子是张氏的娘家侄子,名叫张家宝,今年八岁,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家中有父亲张员外和他十四岁的姐姐张翠兰,他父亲经常出外做客,就由姐姐照顾他,今日他姐姐带着他来姑姑家吃酒。
宴席上,张家宝就和另外一个同龄的孩子玩到了一起,那孩子是附近村子里的,经常来这河里游泳,今日天气又很炎热,那孩子就说带着张家宝去河里洗澡,张家宝从来没有在河里洗过澡,就很好奇,于是就跟着来到河边。
二人脱了衣服跳进河里,那个孩子经常在河里洗澡,也会游泳,可张家宝跳进河里后身子就往下沉,他吓得大叫,并不停地挣扎着,那个孩子见了,就非常害怕,赶紧爬上岸,也顾不上穿衣服就往村子的方向跑去,途中就遇到了王大志。
幸亏王大志及时赶到,要不然就要酿成大祸了,赵员外夫妇对他是千恩万谢,王大志说道:“你们不要这么客气,只是举手之劳,谁见孩子掉进河里都会救的。”
赵员外夫妇也知道这王大志心地善良,是一个实诚人,也就没有再多说,就带着孩子回家去了。
晚上,王大志和和母亲正在吃晚饭,那张氏就上门了,手中还端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是几十颗红鸡蛋,李氏见张氏来到家里,赶紧让座。
张氏把手中的篮子放在桌子上,说道:“今天多亏了大志,要不是他,我那宝贝侄子就要出大事了,我可没法给我哥哥交差了。”
李氏看看儿子,不知道是咋回事,张氏就把她侄子落水被王大志所救的事给李氏说了,李氏说道:“不用客气,谁见了都会这么做的。”
王大志赶紧说道:“是啊,这没啥,婶子不用记在心上。”
张氏说道:“我那嫂子为了生这个侄子命都搭进去了,这孩子金贵着呢,今天你救了他的命,就等于救了老张家的命,怎能不记在心上呢!”
张氏坐了一会就要走,李氏赶紧把篮子端起来给她,说道:“大志她爹死的时候,你们帮了我大忙,我还无以为报呢,你要是这样,让我怎么过意得去呢?”
张氏推脱要李氏留下这红鸡蛋,李氏坚决不要,张氏也知道这母子俩正直,就把东西拿回去了。
一日,王大志去城里卖柴火,看见一个男子对一个老汉拳打脚踢,嘴里还骂道:“你这个老不死,居然敢吃霸王餐?”
那老汉说道:“我以后有钱了会还给你的!”
围观的众人见那个男子对一个老汉拳打脚踢,都议论纷纷,但谁也没有上前制止,王大志心善,赶紧上前说道:“这位小哥,有话好好说,你怎么能打一个老人家呢?”
那个男子说道:“你可怜他,你替他付了包子钱。”原来这个男子是路边包子铺的伙计,这个老汉要了几个包子,吃完说没钱付,这伙计就恼了,说他吃霸王餐,就动手打他。
王大志是进城卖柴火的,身上也没有带钱,就说道:“我的柴火还没有卖出去,你先让这个老伯离开,我卖了柴就给你钱。”
那男子冷哼一声,说道:“你卖了柴跑了咋办,把这捆柴火背到包子铺去,就抵包子钱了。”
王大志听他这么说,就跟着那人把柴火送到了包子铺里,再回到街上时,那个老汉已经不知去向。
自从王大志救了张氏的侄子张家宝后,张氏一直觉得过意不去,想帮王大志母子一把,于是就去县城里给哥哥张员外说了当日的事情,又说李氏母子生活不易,王大志是一个老实忠厚得孩子,希望哥哥能让他来店里做学徒。
张员外听了妹妹的话,对王大志也是十分感激,正好他的店铺里也需要一个老实忠厚的可靠人,就答应了让王大志过来做学徒。
张氏回到村里,赶紧去王大志家里,给他们母子二人说她哥哥的店铺里需要帮手,问王大志愿不愿意去?
李氏早就想让儿子去城里找个事做,学个安家立命的本事,可一直没有门路,如今见张氏这么说,就赶紧道谢,说道:“这敢情好,真是太感谢了。”次日,王大志就告别母亲去了县里。
张员外见王大志干活踏实,而且聪明好学,就教他做生意的门道,几个月后,就让他做了店铺里的掌柜。王大志受到张员外的器重,干起活来更是尽心尽力,一点也不敢马虎。
过了两年,王大志对于做生意已经是得心应手,不但管理店里的生意,还经常出去进货,有了王大志这个得力助手,张家的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后来,张员外又买了两间铺子,扩大了经营,赚的钱就更多了。
张员外的女儿张翠兰已经十六岁了,相貌出落得十分漂亮,又温柔娴淑,很多青年才俊纷纷上门提亲,可张翠兰一个都看不上,张员外作为父亲也不好问,就让自己的妹子张氏问问女儿的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