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又一年过去。
梁山伯在谢安的举荐之下,没多久便接到朝廷的诏令,前往鄮县担任县令,应对当地的水患和突发的疫情。
这并不是什么美差,但凡养尊处优的大家子弟,通常都是极不愿意的。
然而,对于出身寒门的子弟来说,如果能做出一番成绩,无疑是擢升的机遇。
梁山伯离开书院前,山长夫人对他说了祝英台交代的事,梁山伯喜不自禁。
他早猜到明白英台的心意,即使没有师母说媒,他也会去上虞祝家庄提亲。
梁山伯风风火火赶回家,向母亲禀报即将走马上任的消息,还提及提亲之事。
梁母心中虽有一丝忧虑,但还是坚定地支持儿子前往上虞玉水提亲。
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后续发展截然不同,马文才提前半年奔赴前线,用真刀真枪的军功证明自己。
待归来时,马文才已经是一位颇有实权的少年将军,荣锦归来。
这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这两年来边关告急,内有疫情肆虐。
盗匪横行,无数良民走投无路,无奈落草为寇。
朝廷正值用人之秋,马文才得以迅速地晋升,除了自身有实力,也是时势造英雄。
恰逢乱世之秋,他的才能得以施展。
马文才马不停蹄地赶往吴郡,心中急切如焚,只想尽快见到惦记的琳琅。
这些年来,他虽未频繁去信,但每隔两月,必会寄去一封。
信中不仅有边疆的风土人情,更有对琳琅近况的关切问候。
但每次去信皆石沉大海,杳无音讯,马文才便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马统格外心虚,眼见公子一马当先往前冲,自己根本无力阻拦。
他只得赶紧劝道:“公子,咱们还是回杭州拜见一下老爷吧,顾家这边,还得请老爷亲自来提亲才最为妥当,公子…”
“你最好没有对我隐瞒什么!”
马文才的眼神如三九寒冬的寒冰般凛冽,不带任何温度地睨了马统一眼。
他毫不犹豫地飞起一脚,直接将喋喋不休、妄图阻止他去顾家的小厮踹下马。
“哎哟,公子!”
马统狠狠摔在地上,屁股墩子摔得生疼,忍不住哀嚎惊呼。
再抬眼,马文才已经扬尘而去,都快不见人影了。
马统白了脸。
他完蛋了!
顾家。
琳琅接到兄长顾蔺成的来信,一年前顾蔺成娶妻郭氏,夫妻暂时定居建康。
顾父想着建康有大哥照拂儿子儿媳,倒也不担心,反而忧心女儿的婚事。
眼看琳琅都快十九岁了,大好的年华还没寻到合适的人家,不免焦急。
顾母的心情亦是如此,然而现今世道纷乱如麻,诸多世家惨遭山匪突袭屠戮。
众人皆惶惶不可终日,此时此刻不是相看女婿的时候,唯有待时局稍安方可。
“爹,娘,你们别叹气,你们若是嫌我碍眼,我走便是,好心替兄嫂在家孝顺你们,你们还愁着脸,是觉得女儿不如儿子?”
琳琅看着他们这副唉声叹气的样子,不免故意嗔道。
柳青和柳红将做好的养生茶端了上来。
“老爷,夫人,小姐亲自调配的茯苓养生茶,你们尝尝?”
柳青缓和气氛地说。
“是啊,老爷夫人,小姐这般孝顺能干的女儿,多少人羡慕?”
柳红给顾母捏肩膀,笑嘻嘻地附和。
“琳琅,你别多心,我和你爹都怕耽误了你,怎会嫌弃?我的儿,你这般好…奈何姻缘艰难!”
“你娘说的是,你比你哥强多了,那小子好几个月才寄一封书信回来!”
琳琅原本是假嗔,想到兄长那边的情况,不由稍作解释了一二。
兄长其实忙得厉害,也不容易。
她对嫁人之事并无执念,若有合适之人便嫁,若无,便单身,乐得逍遥自在。
爹娘为她准备的嫁妆,格外丰厚,足够她富贵潇洒地度过一生。
“老爷,夫人,小姐,府上来了一位贵客,说是小姐的故交,名曰马文才,是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忽然,有小厮在外高声喊道。
琳琅微微一怔,顾父顾母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笑容。
“既然是小姐故交,还不快请进来。”
顾父起身吩咐,顾母面上含着喜色。
“爹、娘…”
琳琅刚想开口,就被顾母差遣侍女送去闺阁休息,他们夫妻主动去见客。
琳琅哭笑不得,但没对说什么,没想到,马文才竟然亲自来了吴郡。
外厅里,顾父顾母正襟危坐,审视打量着马文才,见他长得相貌堂堂,气质英武不凡,越看越是满意。
他们轮流问了好几个问题,对方皆应对如流,颇见文采真章。
“听说你和琳琅是同窗,可有此事?”
顾父是戎马出身,身经百战,锐利的目光在看到马文才第一眼,便露出满意神色。
这小伙子生得一表人才,身躯挺拔如松,魁梧结实的身板,比起那些曾来顾家提亲的世家子弟,不知强上多少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