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大殿上的起居郎和起居舍人等,又如何记载君王的这般软弱和辛酸?
“陛下,震天雷和突火枪,在我朝并不是稀罕事,边地守城,也多备此火器,光是荆州一地的兵器作坊,每月即可生产震天雷上千枚,比金人的好上不少。似乎没有重新铸造的道理。”
史弥远慢慢悠悠说了出来。
大殿之中,响起一片哄笑声来。
真德秀和魏了翁面面相觑,都是眉头一皱。
赵竑自取其辱,这些人都是在看赵竑的笑话,他们却无话可说。
“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却不知世界之大。自以为洞悉一切,成竹在胸,只不过夸夸其谈,愚不可及。”
赵竑冷斥了一声嘲笑者们,让后者们的笑声戛然而止,他面向史弥远,朗声问了出来。
“史相,你说的震天雷,杀伤力几何?可以野战吗?”
大殿上,又是一片寂静。
“震天雷大概在 20步以内,触者非死即伤。至于能否野战,恐怕得看具体的地形。殿下,你问这事,却是为何?”
史弥远不语,魏了翁急不可待,介绍了起来。
宋军虽然军中有火器,但杀伤力有限,还是以刀枪弓弩等冷兵器为主。铁火炮也就是守守城,要野战,还得重甲步兵和弓弩手出马。
他倒是起了好奇心,想知道赵竑几个意思。
殿中众臣,包括皇帝赵扩,都是一起看向了赵竑。
赵竑脸上的热度,降下去不少。
他似乎觉得,自己过于冲动,耐不住性子,掉进了对方的陷阱。对方也许就是等他主动请缨,好出洋相。
“多谢魏公告知!”
赵竑向魏了翁肃拜一礼,转过身来,又是满脸的傲娇。
“陛下,臣要造的震天雷,可以爆炸杀人,不止是燃烧。臣的震天雷,可扔出 50步以外,杀敌于50步之外。鞑靼有骑兵,臣可以造出火炮,射程在三五百步甚至 500步以上,一炮可达十几人数十人的伤亡。至于突火枪,射程也能达到 50步以上,杀人破甲,摧枯拉朽,比弓弩杀伤力更强!”
赵竑大慷慨陈词,心里却有些发虚。
火炮火铳,左右不过铁管子而已。最重要的,还是火药的进化。
这个时候,他所凭借的,就是后世知识爆炸所带来的先天优势了。
就是不知道,各种原材料,还有尝试,能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满殿群臣,都被赵竑的诳语震撼了。
“殿下,震天雷可以爆炸杀人,火炮射程可达三五百步,此话当真?”
史弥远目光冷厉,紧盯着赵竑。
震天雷和突火枪也就算了,现在又冒出来个射程三五百步的火炮,闻所未闻。
这个窝囊废,这是在开玩笑,还是哗众取宠?
“济国公,休要信口开河。当着陛下和满殿群臣,你敢立下军令状吗?”
黑胖子监察御史梁成大,尖声叫了起来。
“济国公,事关重大,可不能信口雌黄啊!”
另一个言官李知孝,继续激将作法。
“济国公为国做事,要什么军令状?这里是大宋朝堂,又不是军中攻城拔寨。济国公不会信口开河,为国分忧就是!”
“殿下,此事尽力就好,不要为旁人所牵引。”
御史们煽风点火,就是要赵竑上钩。怕赵竑冲动,魏了翁和真德秀赶紧先后开口劝道。
“陛下,军国大事,岂是儿戏。臣愿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铸造出震天雷和新炮,一年到两年造出新突火枪。若是不能,臣愿退隐山林,永不入大宋朝堂!”
赵竑向着御座上的赵扩肃拜一礼,郑重异常。
归隐山林,估计会被玩死。
唯一的优势,“狸猫换太子”这件事,史弥远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知道他的阴谋诡计。
自己的命运,不能交到别人手里。去做些事情,边走边看,似乎是目前唯一正确的选择。
“陛下,济国公一心为国,其心可嘉。臣请陛下降旨,让济国公去工部军器所铸造火器,为国尽力,为陛下分忧!”
果然,史弥远朗声奏道,中气十足。
“臣附议史相!”
“臣也附议史相!”
“请陛下恩准济国公为陛下分忧!”
参知政事宣缯和胡榘二人、监察御史莫泽和黑胖子梁成大等大臣纷纷走了出来,附议史弥远的提议。
反观魏了翁、真德秀等大臣,则是面面相觑,忧心忡忡。
这个济国公,不会是那本破古籍上看了些奇技淫巧就拿到大殿上来,想讨好大宋官家吧。
这玩笑,可是要开大了!
“为国分忧,不要谈什么退隐。”
赵扩不动声色,轻声说了出来。
“济国公,朕任你提举工部军器所,专心研制火器,为朝廷好好做事吧。”
赵竑如此镇定自若,难道是真有把握?
“臣谨遵陛下教诲!谢陛下天恩!”
赵竑肃拜行礼,恭恭敬敬。
看来,在这位大宋官家心里,还是在意他这个“养子”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