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信心满满,他早就想要为萧遥效力。
奈何家主张忍刻意让他沉淀两年,只为了一鸣惊人。
他也生怕侄儿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悠,会丢了张家的人。
“冀州之地,自从樊震镇守铁马关以来,便再也不得安宁!”
“且不说土匪山贼多了半数,就连鞑子游骑,也屡次出现在关内。”
“依我之见,驸马爷可举冀州之力,抗北疆胡虏!”
张千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侄儿,觉得这厮的话是不是说得太过?
“继续说下去。”
“是,驸马爷!”
有了萧遥的认可,张忍变得更加自信。
“其实占身为王的草寇之中,不乏曾经三莲教中人。”
“只要驸马爷给予他们大周平民的身份,赦免他们的罪过,我张继愿为使者,亲自前去劝降!”
“单凭郡守之兵,且不说他们都是废物,单凭数量也无法与北疆鞑虏抗衡!”
“此乃其一,举冀州之力也!”
张继的话虽然难听,却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其次,便是坚壁清野,不给北疆鞑虏一点补充补给的机会!”
“将所有村落的百姓,全都迁徙到几个重大城池之中。”
“例如咱们清河郡,以及钜鹿城!鞑子擅长轻骑突袭,他们的后勤补给定然成为大问题!”
“无法通过劫掠获得补给,他们便只能硬着头皮攻城,那就到了咱们反击的时刻!”
张既信心满满,听得张千频繁点头,自家这位侄儿,果然做足了功课。
只不过看萧遥的表现,似乎并不太满意。
“打断一下,你说了这么多,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不会让北疆鞑虏入关?”
“也就是说,我要解决舞阳侯樊震,让铁马关重新落入大周官军手中。”
萧遥之言,出乎张继之外,可他从没有想过,将铁马关重新夺回。
“关于夺回铁马关,你可曾有计划?”
“没……没有……”
“你是个聪明人,只是很多时候,事情并非要从最坏的结果打算。”
萧遥上前拍了拍张继的肩膀,“至少在我看来,铁马关不失,鞑子就别想靠近一步!”
“不过你能想到团结所有武装势力,令我大为赞赏,我会给你五百人,你可愿意前去说降周边土匪流寇,为我大周所用?”
张继本来心中忐忑,听闻萧遥之言,瞬间有了精神。
“在下无需额外人手,只需要驸马爷给予信物!”
“在下就算拼的这条性命,也会为驸马爷说降这些人加入官军,一同对付樊震!”
信物?
这可难倒了萧遥,总不能把飞将战弓交给对方,这可是人家大周皇室的宝物。
“公孙羽!”
“来了!”
“你就是我的信物,跟着张继前去说降众人!”
“萧大郎!能说脏话么?”
“不能!”
“……”
公孙羽倍感无奈,只得领命前往。
张继意气风发,像他这样的商人豪族,即便再有能力,因为世家之间的鄙夷,也没有做官的机会。
“公孙兄,你一定是驸马爷的好友吧?否则他怎能让你充当信物?”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的关系并不好,所以我才是信物!”
公孙羽闭目养神,这些小年轻还真是幼稚,跟着萧大郎有什么好?
不就是能立下军功,顺便扬名立万么?
想到自己刚去云州,还沦为了马贼头子。
公孙羽嘴角泛起一丝笑意,这才意识到,他似乎越来越愿意融入萧遥的体系内。
“没有我公孙羽,萧大郎平定倭寇和播州之乱,那根本没有可能!”
“原来公孙兄如此厉害,在这两战中,您都立下了什么大功?”
这……公孙羽有些语塞。
播州之乱,他尚且能说联络南蛮援军,至于东南倭寇,他则没有寸功。
不过萧遥很是义气,从来没有居功,而是把功劳分享给众人。
“总是谈功劳,你就没意思了!”
“萧大郎这人,最讨厌张口闭口把军功挂在嘴边之人!”
“年轻人,你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公孙羽一席话,将张继忽悠得有点瘸。
“多谢公孙兄指点迷津,否则我还要当个迷恋军功之人!”
“咱们速走,前方便是碾子山,这里有白莲教的教众盘踞!”
“驾!”
白莲教?
“卧槽!那不是萧大郎的老对头,你特么别冲过去啊!”
公孙羽后悔不迭,可惜张继已经前往。
“来者何人?”
“大周驸马属下参谋张继,前来拜会你家大王!”
“什么狗屁驸马,我没听说过!”
白莲教徒向来仇视大周官军,这无疑令张继的说服有些困难。
“就说是萧遥前来!”
“萧遥?妈的,那是我三莲教的大敌!你们两个王八蛋给我站住别动!”
说罢,那喽啰直接前去报信。
张继看向公孙羽,幽怨道;“公孙兄,驸马爷这么招人记恨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