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这是什么外星科技?
“智能驾驶的唯一考核,就是精准!”
“让智能驾驶能够像人的大脑一样思考,在不同阶段,车辆应该用怎样的驾驶手段才能完成当前路段对于驾驶目标的要求。”
“智能驾驶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车辆能够真正意义上像人一样对当前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判断。”
“主动鸣笛。”
“刚刚在来的时候,各位也都看见了,一个看起来非常不显眼,甚至也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自动操作。”
“先不从技术问题上对主动鸣笛这件事进行讨论,商讨主动鸣笛是否是智能的表现?”
“就问一个问题。”
“在刚刚的路段条件下,是否主动鸣笛便是通过当时道路的最佳办法?”
许凛在台上介绍的智能驾驶的功能,谈到了刚刚车辆主动鸣笛这一个功能。
这个功能当然是通过路段最有效的条件,不必多说。
“毋庸置疑!!”
“按照一般的智能驾驶操作逻辑,从低等级的被动式自动驾驶转换到更高一级的主动式自动驾驶,能否根据当前状况主动鸣笛就是体现一台车的智能驾驶能力是否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
“当时的道路情况,在本身拥有红绿灯,大量停下来围观的车辆和人群的情况下。”
“低等级的智能驾驶会选择原地停留等待来解决问题。”
“原地等待行人和车辆什么时候离开,道路在什么时候恢复正常通行?”
“自动驾驶才会在什么时候选择继续运作。”
“这就是被动式的智能驾驶,只能够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被动的等待,而无法主动进行计算当前的道路情况,做出主动策略。”
“这种低级的这种驾驶方案,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的大脑拥有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方道路不通,选择另辟蹊径,前方道路人为拥堵,选择主动鸣笛,驱散车辆和人群。”
“我们现在所做的智能驾驶,正在让它的思维方向像一个真正合格的驾驶员那样开始思考道路各种情况应该做出的正确方案。”
“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主动鸣笛只是我们主动式智能驾驶方案在实际道路演示中展现出来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点。”
“但背后所涉及的技术革新。”
“放在任何一家除光芒科技以外的公司上,给他们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他们也搞不明白!”
“为了让车辆更加智能,我们在这三台车上增加了大量的智能控制终端,包括智能灯光,智能车载氛围,传感器,摄像头,在整个车中无处不在!”
“而这些传感器和摄像头便是这台车无处不在的眼睛。”
“作为一台智能汽车,我们的车已经能够通过大量的传感器主动识别车主的面部微表情,和预判下一步车主需要做的动作。”
“这三台车在功能上取消了非常多的附属部件,包括驾驶舵上面用来操作灯光和转向的一系列摇杆。”
“取而代之的便是两个面部微表情检测器,人的面部表情和面部微妙的变化是提前于动作开始之前的!”
“驾驶员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进行前进,无论车主是否有开启智能驾驶。”
“车辆周围的所有传感器和激光雷达都会处于运动的状态,车身内部大量的传感器,能够将人的面部表情精准到每一个眼皮微微上挑!”
“当车主意图进行变道,超车或者转向的时候,人的下意识动作是看下自己的反光镜。”
“查看后方是否有来车。”
“然后提前打开变道灯!”
“我们为什么将自己的系统称为智能系统,并且利用智能系统实现一系列智能的控制?”
“原因也在于提前这两个字!”
“提前,就意味着预判。”
“当车主意图想要进行变道的时候,智能驾驶系统会根据当前车辆所处的道路条件,车辆是否有保持车道居中?车主对反光镜的查看次数,眼球瞳孔的转动,甚至是车主双手握在方向盘上的力度变化,在车主想要变道时,提前两秒主动打开变道灯!”
“即便这个车主没有转向开变向灯的习惯,我们的智能系统也能在在车道偏离前,提前开启变道警示。”
“完成不需要主动控制变向灯,车辆将智能开启变向辅助的功能。”
“同样,明确告诉所有用户,整车人手能够触碰到的每一个位置,相信我,在你们看不见的材料下面一定放着一层精细度极高的感应网!”
“无论是方向盘,中控台,储物台,还是车门,座椅,永远只有你想不到,而没有我们做不到!”
“真正意义上实现全车全感应,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必要条件!”
“全车85%的面积都覆盖有一层薄薄的金属感应网,这一层感应网被包裹在材料之内。”
“不会让你看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