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出来了不少的可用之人。
可是现在,居然被李承乾说道一无是处。
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李承乾并没有在意李二想什么。
他的话到现在,还没有说完呢。
“父皇,这个科举制度,还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取士人数太少。”
“大唐自实行科举制度以来,一科不过取士几十人。
甚至十几人。”
“可是天下的读书人有多少?”
“那些没有考中的学子,他们要怎么办?
他们如何生存?
这些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读书人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科举入仕。
他们的目标,注定他们和普通百姓是不一样的。”
“这些人里面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考中。
更无法入仕。”
“那么这些人,就成了大唐的最不稳定的一群人。”
“他们很有可能会把无法考中的怒火,撒到朝廷身上。”
“读书人的本事,父皇你也是知道的。
如果这些人乱起来,那会非常可怕。”
“而国子监的存在又是什么作用?”
“国子监的存在,是为了弥补朝廷选人的不足。
朝廷的很多官员,都不是通过科举,而是通过国子监入仕。”
“那么这些人,到了官场之中,自然就会抱团。”
“这样的话,国子监出去的官员,和科举入仕的官员,就会天然的存在隔阂。”
“到时候朝廷拉帮结派的问题,会越来越重。”
“父皇,你说我说的,到底对还是不对!!”
喜欢大唐:父皇求你了,快快登基吧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唐:父皇求你了,快快登基吧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