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棋子发挥作用了(求订阅)
方进从衣兜里取出一份密封的信件。
这自然不是朱标写给王保保的,而是方进自己提前准备的。
穿越者的思维,其实是有着相通之处,就是总能层出不穷地想出一些阴谋、阳谋来。
“方指挥这是……”千户陈方好奇地问道。
方进的手指夹着信件,笑道:“信里的内容就说我们是大明的使者,来草原是为了和北元化干戈为玉帛,不要再征战不休的。”
“只要北元国主愿意交出王保保,大明愿意和北元边关互市,给予他们所急需的物资。”
“这片地如此荒凉,我们大明还真看不上!”
他说话间,直接将信件仍在草地上。
草地是白色的,同样信封也是白色的。
为了显眼一些,他又先给之前被燧发枪射中,正躺在地上挣扎的牧民之马补了几刀,然后取其血洒在信封上。
只是方进不懂蒙文,写的是只有汉字。
那北元皇帝既然在中原也当过一段时间皇帝,想必应该是能看懂的。
陆寒不解问道:“万一那些牧民捡了后,没拿上去呢?”
“不会的,我有后手,何况类似的信件本官准备了很多!”方进又撒了一些碎银、茶叶和丝绸后,大笑一声,“打道回府!”
他这是有意造成一种假象,刚才的冲突仅仅只是一场意外。
一群人骑上马,立即便往原路返回。
一刻钟之后,一群约有百余人的骑兵队伍出现在了刚刚战斗的地方。
为首的一人身形矫健,四肢孔武有力,直接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弯腰捡起了一封带血的信件,还有一些碎银、丝绸、以及茶叶。
银子在草原上不是稀罕物,但丝绸和茶叶是,尤其是茶叶,在泡水喝之后可以调理北元人的肠胃。
此人看着这些在草原上珍贵至极的东西,流露出了沉吟之色。
……
营寨内,朱标见到了从外边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方进。
这间房屋里除了朱标之外,两大军师刘伯温和刘通皆在场。
方进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跟另一个疑似穿越者刘通接触。
两人的目光悄悄地交汇而过,不约而同在心中得出一个结论,对方不是一个善茬。
“刘大人,这位是方指挥你想必也有耳闻,可是孤的得力干将,这次计划他也有参与。”朱标笑呵呵地介绍着。
“方大人,幸会!”
“幸会,刘大人!”
方进行礼过后,回道:“殿下,臣在二百余里之外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北元人的聚集地,不过估计人数应该不多。请殿下我允许率领两千轻骑兵深入其中,捣其巢穴!”
“两千人就够了?”朱标皱眉道,“方指挥,实不相瞒你离开的这几日,先锋都督佥事蓝玉已经率大军在野马川一带和王保保的手下有过交锋,并成功将其击败。”
方进心中诧异,蓝玉竟然这么快就和王保保的人干上了。
看来对方在熬过了寒冬,并得知明军再度北伐后,也忍不住选择出来迎战。
咦,不对!
方进知道在原始空,蓝玉作为徐达先锋是呈现横扫之势,短短一月之内两次大败王保保,这让以徐达为首的中路军滋生了轻敌心态。
殊不知对于王保保而言,他们已经是到了退无可退,必须背水一战且殊死一搏的境地。
这也导致了徐达在岭北之战的残败,明军损失万人。
绝不能按原来的剧本走下去了,即使徐达这边有望远镜辅助,也难保不会再重蹈覆辙。
方进殊不知朱标是故意提到这一点,让他有所警觉。
他们两人显然知道,如今离岭北之战的惨败还有三个月。
这期间,朱标也悄悄试探过刘通,发现这家伙对于这些并不了解。
他和方进都属于资深明粉,对于明代的大事记了如指掌,而刘通这位厅级高官只了解大体的历史进程,一旦具体到某些事件就两眼一抹黑了。
朱标如今虽是颇具权力的皇太子,可毕竟太过年轻不过十六岁,加上从军经验尚且,也没赫赫战功,总不一来军中就凌驾于徐达、李文忠等人之上吧。
身份自然是朱标尊贵,但他也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徐达等人发号施令、排兵布阵,数十万将士的性命容不得开玩笑。
不过在当下,朱标只关心王保保一人,一门心思想将其斩于刀下,以来壮大大明的国运。
所以他并不关注岐阳王李文忠的东路军,以及宋国公冯胜的西路军战况如何。
这些不归他管,也管不过来。
“殿下,我们之前准备的旗子也应该用起来了!”方进提醒道。
朱标会意,想身旁的侍卫吩咐道:“把李忠喊来!”
无论是刘通还是方进的神色都是不以为然,但刘伯温脸上的神态却是古怪了几分。
太子殿下如此做,虽不明显,但其实是违背了陛下的规定,太监终究是参与了政务。
可一想到自己的二儿子刘璟,已经被朱标破格召入东宫成为太子近臣,他终究没有出言表示异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