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五大洋,六科给事中(求订阅)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那十六艘福船消失在视线里后,便打道回府返回了皇宫。
至于朱标,他显得兴致高许多,直到松江府市舶司的港口里,所有远洋的船只都驶离时,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期间,朱标一直悄悄地观察着在场各人的众生百态。
因为出海模式的改变,让这些家伙变得有些提心吊胆。
海贸利润虽然相当诱人,但海外的风险也是未知的。
朝廷提供用于贸易的商船和护卫的商船,但不会以官方名义给你护航,这让这些权贵,尤其是那些文官们心中完全没低,忐忑不安,生怕全部的身家投入打了水漂。
至于那些勋贵,这帮已经习惯浴血沙场的杀才倒是非常自信,根本没将那些海盗放在眼里,甚至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那些海盗们不知好歹敢来抢劫我们的船只,绝对让他们有来无回。
统统绑了喂海鱼!
看到这些勋贵大爷们如此自信,那些文官们心动了。
你说读书人是真的贱!平时在朝堂上的时候,看那些勋贵是怎么不顺眼,一有机会就果断下黑手,弹劾对方。
可这一次到了出海赚钱的时候,这些正人君子们为了自家财产的安全,竟然厚着脸皮求这些武将们带他们一路。
一口一个伯爷、侯爷、国公,真是肉麻。
“妈的,有钱赚就不内斗了,这帮挨千刀的读书人。”朱标见到这一幕,也在心里唾骂着。
文官封爵的有三人,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诚意伯刘伯温、忠勤伯汪广洋。
这三人是文臣代表,但身体很诚实,在这次出海贸易时死活都不愿意和其他文臣组队。
妥妥成为了文臣里的叛徒。
比如刘伯温,他婉拒了所有文臣希望组队的邀请,表示自己只跟着太子殿下。
朱标的八艘福船,全部由精锐的太子幼军护卫,刘伯温的两艘船跟着太子,可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不过朱标也表示,自己这边护卫有限,只能庇护其中一人的船队,刘伯温是他名义上的老师,自然是优先的。
其他一些文官,盯着刘伯温,双目几乎喷射出怒火,似乎在说:本官的船要是被海盗给劫了,你得赔我。
还有胡惟庸和杨宪这两个死对头,平时是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但这次为了赚钱竟然破天荒地选择了联手组队,还拉着李善长和汪广洋一起进来。
人越多,船队的规模自然越大,潜在的风险就会相应减少。
朱标算是懂了,这次的出海贸易竟然意外将朝堂上下那些官员愈发激烈的斗争给压了下去,怪不得后世之人曾言,只要有钱可赚,哪怕是跟魔鬼为伍也是愿意的。
所谓高风亮节的读书人,其实也不过如此。
正当朱标思绪万千的时候,方进走了过来问道:“殿下,为何还不离开?”
诚意伯刘伯温也跟着神医伯孙子文走了过来,站在方进的身侧。
大明朝共有四个伯爵,这一下子就来了三个。
“孤自小生活在凤阳地区,可没见过如此壮观的场面啊。”朱标感慨一声,有些激动地继续说道,“伱们说,这普天之下还有哪个国家能有我大明如此庞大的船队。”
“没有了,绝对没有!”方进也是有些激动地说道,“哪怕是前元的鼎盛时期都远远不及。”
今日这船队出海的规模,即使是后世的民国都比不了,唯有崛起之后的新华夏,那繁荣的海洋贸易才能稳稳压过。
毕竟在方进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这造船的速度简直和下饺子一样快。
孙子文也笑道:“殿下,想必有朝一日,这天下的四大洋都会遍布大明船只的足迹。”
朱标闻言,心中一动,故意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孤记得东莞伯所绘的寰宇图里,将四大洋分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吧。”
“的确如此。”方进点点头,突然也想起了一点。
他当初命名的时候,对于七大洲是以华夏视角来命名的,除了南极洲保留原名外,其余洲都进行了改名。
后世被誉为全球中心,也是现代文明发源地的欧洲,直接被改名成了极西洲。
站在华夏视角,这“极西洲”就是极为偏僻的边缘地带。
华夏所在的中洲,自然是全球的中心地带。
朱标对于这样的改动是极为满意的,也颁布个命令,这次所有出海的船队要以方进所绘制的“寰宇图”来想海外诸国传播地理概念。
未来的世界地理划分,必须是大明视角,而非常欧罗巴视角。
不过朱标今天听孙子文提起“四大洋”,突然想起这四大洋的命名却并非是大明视角,必须调整一下。
朱标吩咐随从侍卫将寰宇图摊开,露出一脸狐疑之色:“东莞伯,孤觉得你对天下之间的海洋命名有问题!”
这是他以一个古人及大明太子的视角。
方进和孙子文略微对视了一眼,随即也伸过脑袋将注意力集中在寰宇图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