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在松江府成立的以色列国(求订阅)
朱元璋也赞同朱标的想法。
倭国既然狼子野心,而大明又没必要劳师远征,将其封锁是最好的办法。
但如此重任交给同样狼子野心的高丽国是没必要的,还不如让中山王徐达的儿子来执行。
“把这条岛链弄出来,不仅熄灭了倭国向外扩张的可能性,甚至连倭寇将来出海都没落脚之地了啊。”朱元璋盯着海图喃喃而道。
朱标也回道:“父皇,倭国的威胁是将来的,而高丽国的威胁是迫在眉睫的。”
“他们一直在侵占辽东的土地,若是我们将其海岸线搅和的天翻地覆,至少能延缓他们向辽东地图扩张的速度。”
如今的大明,在陆地上是不可能直接越过辽东地区和高丽国兵戎交接的。
更令朱标痛恨的是,如今的辽东地区共有三股势力,同为北元旧臣,但因为抢地盘打得不亦乐乎,反而让高丽人有了可乘之机。
“标儿,辽东的问题比较复杂。”这一次朱元璋显示出了开国君主特有的雄韬伟略,“你恼恨前元的割据势力无视高丽人对于辽东土地的侵占。”
“但站在他们角度,我们大明才是首当其冲的敌人,他们也不想腹背受敌。”
“从关系亲疏上分析,前元和高丽国之间的关系,可比我们密切许多。”
朱标也意识到,你不能把现代的疆域概念带入到这个时代。
对于那些前元的残余势力而言,他们可能巴不得高丽国的势力可以更深地介入辽东地区,好共同对抗明朝的霸权主义行为。
大明的目标是尽数占了辽东之地,将他们赶尽杀绝,而高丽国实力虽强,却威胁不了他们的生存,顶多就是共存而已。
“那父皇准备什么时候对辽东地区动手?”朱标有些期待地问道。
在原来的时空,大明收复辽东地区要足足等到洪武二十年。
“辽东这可是一块宝地啊,比起草原可好太多了。”朱元璋目光有些深沉地说道,“只是目前时机还不合适。”
朱标有些疑惑,如今既然不用再对北元进行征战,按理说可以提前将收复辽东的事宜排上日程。
“父皇,这是为何?如今的大明正是兵强马壮之时啊!”
其实朱标对于收复辽东并不关心,因为即使没有自己出手干预,老朱也会在将来收复辽东,并进行了浩浩荡荡地大移民。
朱标身为太子,国之储君,在有很大的自主权力的情况下,他的目标也很明显。
他只是做一些前世洪武朝时期未曾完成的事迹。
比如改变了岭北之战的结局,吞并琉球岛、济州岛,拓荒台湾岛,封锁倭国,布局高丽,以及废除北孔,让南孔归宗。
至于收复广西、云南、辽东等地区,无论朱标是否介入,老朱都会一一解决,其实就没必要自己多此一举了。
这一回,朱标也没打算介入辽东事务,只是看到朱元璋一直按兵不动,才顺势问起。
“标儿,你的战略眼光还需提升一下。”朱元璋露出了一副说教姿态,“辽东的情况和草原大不相同。这里分为好几个势力。”
“有占据平顶山一带的高家奴,占据辽阳一带的洪保保,还有前元太尉纳哈出。”
“标儿,别看他们目前是各自为政,可伱想想若是我们冒然出兵,他们会如何?”
朱标恍然回道:“他们多半会停止内讧,一直对外。对了,儿臣记得前元的辽阳行省平章刘益也是辽东当地的豪强势力。”
“对!”朱元璋点点头,话锋随即一转,“不过他在几年前已经死了!”
“死了?”朱标露出惊讶之色。
他对于辽东的局势并不怎么关注,竟然还不知道刘益已经死了。
“标儿,当年你的北伐军灭了王保保时,咱也借着北伐之威去朝夕过刘益,对方也同意了。只是……”朱元璋的脸上流露出怅然之色,“他们自己人发生了内讧,那些不愿意投降之人并趁机杀了刘益,完成了夺权。”
“咱也觉得这不算大事,没跟你说起。不过咱也估计过,应该是纳哈出策反了刘益的属下,完成了兵变。”
朱标也猜到了朱元璋的用意:“经过了这次兵变,辽东那边的想法基本是铁板一块了,是想跟我们大明对抗到底。”
“对!”朱元璋默默点头,“所以咱想等时机成熟再策划下一步行动。还有比起辽东地区,咱觉得还是先收复西南地区为重。最近你那义兄沐英,也一直在准备云南的攻略。”
西南土司,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改土归流说得简单,但在这个时代客官条件的限制下想要实行起来,是千难万难的。
终大明一朝,直至灭亡,西南地区的那些土司都一直没消停过。
比如万历三大征里,贵州的播州之役是最后一征,却也是规模最大,消耗最大的一役,对明帝国的消耗要超过朝鲜之役。
朱标想到这一点,就备感头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