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吱。
没几分钟,房门再次被打开。
谭桂花回来,双手还搀扶着走路稍作颤巍的老太太。
老人白发盖过青丝,面上的老人斑和沟壑,尽然能够彰显她的年纪。
她年纪虽大,可是头发仍然梳得整齐,一点都不糟乱。
头发盘在后脑勺,一双眼睛透亮如水注。
如此看着,甚至有几分精明。
是个注重形象的老年人。
并没有因为年纪大了而摆烂,不顾及自身形象。
这倒是让李卫国敬佩。
老了也有态度。
他现在是易忠海的外甥,她又是易忠海的救命恩人,他也就不会有多苛刻。
在原剧情中,他可是记得这老太太不是啥好人啊。
毕竟,谁家正经人会把孤男寡女锁在屋里,等着他们发生关系啊。
若是被人给举报了,第一个就得被带走。
作风问题太重要了。
而且,她在心里更偏向于傻柱。
要不然死后也不会把房子留给傻柱,而不是易忠海了。
不过易忠海倒是没啥奢望,只奢求老年时有个人问就不错了。
“老太太,您来咯!”
易忠海心里高兴,看见谁都美滋滋的。
他也想把这事分享给老太太听。
对于他来说,这是母亲,助他在偌大的燕京城站稳脚跟的母亲。
“哟,我可闻着香味了,忠海你是真孝顺!”
“桂花说,你们家添了新人,是亲妹妹的孩子,好啊!”
“我还记得你刚到咱燕京城,我看到你的时候,饿的皮包骨头,但是很倔,你说就你一个人了。”
“现在好了,来了亲人,算是有后咯。”
聋老太太一进门就在感慨,看样子是真心的为他们感到高兴。
李卫国并未感觉到什么心机或者故意,就没多想。
“是啊是啊,这两个都是我妹妹的孩子。”
易忠海激动的连连点头,说到妹妹后,他眼底的神色突然暗淡下去,“可惜,我妹妹不在了。”
“哎,人各有命,富贵看天,咱们只能听天由命。”
人都说,活的年纪越大,越是能够看透本质。
聋老太太就是这样。
“是啊,可惜42年之后,就没再见过她,就两封信还压在柜子里。”
感慨完人生无常,易忠海继续让孩子招呼人。
“卫国,清清,这是咱们院子里德高望重的老太太,你们也叫人。”
李卫国没让他们操心,拉着妹妹就喊人。
“老太太好,听说当年就是您给我舅舅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还安排工作,您人真好。”
他一番话说的老太太心花怒放。
人都是有私心的。
谁都会喜欢被夸。
反正只要上下嘴皮子一碰,他们就能高兴。
那么李卫国倒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哄得他们团团转。
他们有钱,缺失的就是精神层面。
这点给哄高兴了,以后接济有的是。
“哎,这孩子可真会说话,你们是从梁西村来的?那地方偏啊。”
老太太没去过太多地方,但是每天在外面遛弯,足以让她听到不少消息。
看他年纪大,其他人也乐得跟她聊天。
“嗯。”
“孩子,你叫啥?”
“太太,我叫李卫国。”
“这名字好,保卫国家,不错。”
老太太像是点评似的,对他的名字评价着。
“老太太,咱们饭桌上再聊吧,我特意买了二斤肉来的,您也打打牙祭。”
易忠海看他们聊的这么好,就放心了。
两个孩子懂事,他不担心会惹得老人心里不高兴。
他给自己倒了杯小酒,等着他们落桌。
易忠海报答她的救命之恩,所以在有能力时也从未忽视过老太太。
有自己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她。
老太太馋肉,他每个人都多少买回家点打牙祭。
这在别人家里,也就过年才有这待遇。
老太太有时候也会给易忠海家里一些钱,美名其曰是饭费。
李卫国只希望,别让舅舅的一番衷心最后给傻柱做铺垫。
易忠海做的一切有目共睹,几乎全厂的人都知道他孝顺她。
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吃了顿饭,李卫国隔一会就给李清清夹肉,让小丫头多吃点。
有哥哥撑腰,她就吃的大胆一些。
至于老太太,他给哄得高兴了,她还得给他们夹肉呢。
所以,有张会说话的嘴,相当重要。
口头孝子也是个技术活。
结束这顿饭时,已经是下午两点。
老太太被谭桂花扶着回后院休息去了。
今儿,她是吃的心满意足。
谭桂花回来后没闲着,撸了袖子就干活。
“桂花,待会你收拾好,咱们就带两个孩子去澡堂洗个澡,你找找家里的洗澡票在哪。”
易忠海坐在一旁,享受着吃饱饭的慵懒,不知道从哪找了个木枝子剔牙。
这个时候,男人是家里的主力军,顶梁柱。
享受着皇帝般的待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