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看到有个罔极寺,说是太平公主为武则天祈福建的,感觉挺有意思,充满了故事。” 他说着,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
老周握着方向盘,笑着点头,语气里满是熟稔:“这罔极寺确实有年头了,就在东关炮坊街,离这儿不算远。当年那可是皇家寺院,规格高着呢,里头还有不少珍贵的碑碣和唐代石雕原物,都是真家伙。寺里的建筑也古色古香,红墙灰瓦,飞檐翘角,虽然在热闹的街区里,却闹中取静,一进去就觉得心里踏实,去那儿转转能感受下历史韵味,想象当年的繁华。”
雨琪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新大陆,抢着说:“那我也想去!说不定还能想象出太平公主当年在寺里祈福的样子,穿着华丽的衣裳,虔诚地跪拜,想想就觉得很有画面感。” 她边说边比划着,仿佛已经置身其中。
这时,范成成扶了扶眼镜,镜片反射着窗外的阳光,他慢条斯理地开口,声音清晰:“我对西安清真大寺挺感兴趣,之前在书上看到过,说那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特别独特,里面还有不少珍贵的碑刻和经文,很有研究价值。”
老周一边稳稳地开着车,避开路上的行人,一边介绍,像个专业的导游:“这寺在化觉巷内,也叫化觉巷清真寺,是中国现存四大清真寺之一呢。寺里的礼拜大殿可壮观了,进深十几间,天棚藻井的彩绘和经文雕刻,色彩鲜艳,在别的清真寺可少见,都是老手艺。还有那‘一真’亭,造型独特,四角攒尖,像凤凰展翅,站在下面看,觉得特别精巧,值得一看,拍出来的照片也好看。”
李辰一听,来了兴致,身体往前探了探,像只好奇的猫:“听起来不错啊,不过我还想去大兴善寺瞅瞅,听说那是密宗祖庭,历史老悠久了,比好多景点都有底蕴。”
老周笑着回应,语气里带着赞叹:“没错,大兴善寺始建于西晋,算下来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了,好多高僧在那儿翻译经典呢,比如不空、善无畏这些大师。寺里有唐代转轮藏经殿遗址,还有不少清代的碑刻和西藏彩绘,颜色还很鲜亮。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和盛唐特色,主轴大殿左右还有中日友好交流纪念碑、不空大师舍利塔,处处都是故事,进去逛一圈,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沙易也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向往:“听着都很棒,真难选。我本来对碑林博物馆感兴趣,想去看看古代石碑上的书法,那些名家的字迹,想想都觉得激动,现在又觉得这些地方都不能错过,每个都想去看看。” 他说着,脸上露出纠结又期待的表情。
姜柏宸看着大家热情高涨的样子,笑着问老周:“周师傅,您看这些地方,我们今天能安排几个?大家都挺想去的。”
老周转动方向盘,车子平稳地拐了个弯,他思考了一下,说:“这样吧,上午先去罔极寺,那儿相对近点,人也不多,可以安安静静参观,慢慢看,感受下皇家寺院的氛围。中午在附近吃个饭,那儿有家老字号的泡馍馆,味道正宗,让你们尝尝地道的西安味儿。下午去西安清真大寺,感受下独特的宗教建筑氛围,细细品味那些建筑的精妙。晚上就去大兴善寺,夜景也别有一番风味,灯光一亮,古寺更有感觉,还能听晚课的钟声。剩下想去的地方,明天再接着逛,不急。”
“好啊好啊!” 众人异口同声地欢呼起来,声音里满是雀跃,车厢里再次充满欢快的笑声,像一串清脆的风铃在响。大巴车继续行驶在西安的街道上,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从现代化的高楼到古色古香的民居,从车水马龙的大街到安静的小巷。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在大家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洒在大家充满期待的脸上,仿佛也在为他们即将开启的新旅程增添一抹亮色,温暖而美好。
大巴车在东关炮坊街的路口缓缓停下,老周熄了火,指着街对面那片红墙灰瓦:“到了,那就是罔极寺,门口的石狮子还是明代的呢。”
众人推开车门,一股淡淡的香火味混着街边胡辣汤的香气飘过来。李辰抢先跳下车,抬头就看见寺门上方的 “罔极寺” 匾额,三个字苍劲有力,边缘还留着些许风雨侵蚀的痕迹。“这字写得不错啊,” 他伸手摸了摸下巴,“比郑楷那拍照姿势有气势。”
郑楷正举着相机对着寺门拍个不停,闻言回头瞪他:“你懂什么,这叫书法艺术,得慢慢品。” 他说着往后退了两步,想把石狮子也框进镜头,没留神踩了块松动的地砖,差点摔一跤,引得众人一阵笑。
走进寺门,瞬间就从喧嚣的街市跌入一片宁静。青石板铺就的路蜿蜒向前,两旁的松柏郁郁葱葱,树干上挂着红布条,是香客们系的祈福带。雨琪蹲在一棵老柏树下,手指轻轻拂过树干上的纹路:“你看这树,肯定活了好几百年了,说不定太平公主当年也摸过这棵树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