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千年古都既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有热闹的现代气息,古今交融,让人着迷。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期待着明天的旅程,期待着这座千年古都带来的更多精彩和美好回忆,期待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现更多的惊喜。
在大唐不夜城的夜色里,鎏金般的灯光将整条街道染成温暖的橘红色,众人的脚步都变得格外轻快,仿佛踩在流动的星光上。
沙易则半蹲在街角的石墩上,拿着速写本,借着灯笼的红光继续作画,笔尖在米黄色的画纸上沙沙作响,将飞檐上的螭吻神兽、灯笼下攒动的人群、店铺前悬挂的幌子都细细勾勒下来。他时而抬头眯眼观察,时而低头快速勾勒,睫毛上仿佛都沾着金色的光尘。“这灯光下的建筑更有韵味了,” 他轻声说,指尖在画纸上轻轻点染,“白天看是恢弘的历史,晚上看是灵动的生活,像活过来的大唐,连空气里都飘着诗意。” 画纸上的飞檐正缓缓晕开一层暖光,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纸上起飞。
郑楷拉着呵呵钻进一家挂着 “唐韵衣坊” 木牌的小店,风铃在门口叮当作响。店里挂满了色彩艳丽的襦裙和幞头,湖蓝色的襦裙上绣着缠枝莲纹,正红色的披风镶着金边,月白色的幞头缀着流苏,布料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你看这件粉色的襦裙怎么样?” 郑楷拿起一件袖口绣着彩蝶穿花的裙子,在呵呵身上比划着,裙摆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胸前绣着并蒂莲,袖口是蝴蝶,穿上肯定像唐代的小公主,配你手里的团扇正好。” 呵呵害羞地摇摇头,脸颊泛起红晕,却忍不住拿起一面象牙白的团扇,扇面上用工笔重彩画着大雁塔的夜景,塔身笼罩在朦胧月色中,扇风时带着淡淡的檀香,混着店里的熏香,让人恍惚间真的穿越到了盛唐。
范成成则被路边的唐代诗词灯箱吸引了,每个仿古的木质灯箱上都刻着一首唐诗,灯光从镂空的字迹中透出,在地上投下斑驳的诗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他站在孟郊的《登科后》灯箱前,轻声念着,眼里闪着光,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木质灯箱,“以前在课本里读这首诗只觉得朗朗上口,现在站在西安的街上读,看着眼前的灯火和远处的古塔,好像真的感受到了诗人金榜题名后的狂喜,那种骑马游街的意气风发,隔着千年都能感受到。” 老周走过来笑着说:“这就是西安的魅力,每一块砖都藏着故事,每首诗都能找到对应的风景。你看那边的曲江池,当年新科进士就是在那里宴饮,写的诗都刻在雁塔上呢。”
张真元的糖画龙已经吃了大半,琥珀色的糖汁在舌尖化开,甜丝丝的带着焦糖的香气,嘴角还沾着一点糖渣。他看到不远处有个挂着 “老西安泡馍” 幌子的小摊,蒸腾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立刻拉着李辰跑过去,肚子里的馋虫早就被勾了出来。“老板,来两碗优质泡馍!多加肉!” 他大声喊道,看着老板将雪白的馍掰成均匀的小块,放进滚烫的羊肉汤里,撒上晶莹的粉丝、翠绿的葱花和大片的羊肉片,最后浇上一勺滚烫的羊油,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钻进鼻腔里全是浓郁的肉香。“这泡馍跟昨天的肉夹馍不一样,” 张真元捧着粗瓷大碗,吸溜着粉丝说,“汤特别鲜,带着羊肉的醇厚,馍越泡越入味,冬天吃一碗,从胃暖到心,肯定不会冷。” 李辰点点头,手里的馍掰得大小均匀如黄豆,他说:“泡馍的精髓就是掰馍,要掰得像黄豆大小才好吃,这样才能充分吸收汤汁,这也是一种讲究,老西安人能从掰馍的手法看出你是不是本地人。”
夜色渐深,大唐不夜城的表演还在继续,像一幅流动的画卷在众人眼前展开。众人挤在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里看一场皮影戏,白色的幕布上,孙悟空正挥舞着金箍棒与白骨精打斗,金箍棒的光影闪烁不定,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透着灵气,白骨精的妖媚和狡猾也刻画得入木三分,配音师傅的声音惟妙惟肖,时而尖细时而粗哑,引得孩子们阵阵欢呼。“这皮影戏真有意思,” 雨琪踮着脚尖,眼睛盯着幕布不舍得移开,“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现场看更精彩,这影子怎么能这么灵活?连孙悟空的猴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白露指着后台说:“你看师傅们的手多巧,几根细棍子就能让皮影做出翻跟头、打斗的动作,这都是老手艺了,据说学这个要练十几年才能出师呢。” 说话间,孙悟空一记 “当头棒喝” 将白骨精打回原形,台下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离开大唐不夜城时,已是深夜十一点,街道上的人流渐渐稀疏,但两旁的灯笼依然明亮。大巴车行驶在寂静的街道上,窗外的路灯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众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今晚的见闻。张真元打了个饱嗝,摸着圆滚滚的肚子说:“今天又是吃撑的一天,糖画、泡馍、还有那个撒着芝麻的桂花糕,每样都好吃,西安真是吃货的天堂,回去肯定要胖三斤。” 李辰拿出手机翻看着照片和视频,屏幕的光照亮了他的脸:“我拍了好多表演的视频,那个舞狮的腾空动作太帅了,还有皮影戏的片段,回去剪辑一下发朋友圈,肯定能收获一堆赞。” 雨琪则和白露分享着买的唐式书签,书签上刻着精美的花纹,还系着红色的流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