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三个孩子的眼眶,便都有些红红的。
比起之前在城门口等待出发时,内心满是激动和期待的情绪。
此时的他们,心中更多的是不安。
毕竟。
此刻看着远处的那座小城。
他们才真的意识到,自己离家乡已经很远了。
若是继续向前,便会离自己的家乡越来越远了。
一时间。
三个孩子都沉默不语。
可他们的心里,却又突然多了许多想要说的话。
只是。
他们不知道,该不该说,该如何说?
于是,便只能选择沉默以对。
苏长卿看着三个孩子此时的模样,便不自觉设想到一个场景。
在很久很久后。
这三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再次回到这座小城时。
他们又会是怎样的心境?
这座小城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苏长卿想到这里,心中忽然想起了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苏长卿想啊,或许像这种简单直白的诗句,却往往都要在心境复杂的时候,才能明白其中深意。
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苏长卿便再次开口道:
“你们有想说的话,现在大可以说出来,或许这座小城,便会是将来的一个见证者。”
三个孩子闻言,忽然一愣。
接着又下意识的看了看对方。
随后便同时抬头看向苏长卿,却见后者也只是平静的看着远处。
几个呼吸后。
胡庆之忽然大笑一声,振臂高呼道:
“哈哈,我胡庆之一定会回来的!我要成为天下第一的大侠,然后回来四方城光宗耀祖!”
李瑜见状,先是一愣,随后握了握拳头,也扯着嗓子喊道:
“我李瑜要努力读书,以后赚大钱,让爷爷不用再天天做石炭球,可以安享晚年!”
张云苓听到两人的呐喊,心境也有了一些变化,于是咬了咬嘴唇,便也作势喊道:
“我张云苓要……”
只是她的这话,才刚刚说出来,原本气势如虹的声音便突然就戛然而止。
就像一壶正要沸腾的开水,突然被人从火炉上端开了。
那些原本跳动的气泡,便瞬间平静得如同一湖死水。
“云苓,你要怎么样,咋不说了呀?”胡庆之一脸不解的问道。
李瑜也是一脸疑惑的看了看张云苓,不过却没有多问什么。
“我……我不想说……”张云苓摇了摇头,便立即转过身去,不再搭理他们。
苏长卿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不自觉便有了几分笑意。
这让他忽然又想起一首诗来。
须知少时凌云志,
曾许人间第一流。
哪晓岁月蹉跎过,
依旧名利两无收。
可即便如此,少年永远都是少年!
哪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知其难而行之。
又有何惧?
想到这。
苏长卿忽然觉得,即便这三个孩子的人生轨迹或许已经在他意料之中,却依然值得一看。
既如此。
想来这一路哪怕山高水远。
可能亲眼见证这三个孩子的一路成长,也是能增添几分乐趣。
不至于这一路太过无聊枯燥!
于是。
苏长卿便带着这三个孩子,继续前行。
一直走到了傍晚时分。
几人此刻也是彻底离开了四方城的区域范围。
眼见天色渐暗,三个孩子也是一脸疲惫。
苏长卿便让他们都停下来歇息一番。
此时他们的位置在一个山坳之中,方圆十公里都没有村落住宅。
想来。
今晚也只得在这荒郊野外,度过这趟行程的第一夜了。
…………
而此时的四方城中。
虽然时至傍晚。
可街上却依旧热闹的很。
今日一早,苏长卿走后不久。
那听风茶馆的掌柜,便按照苏长卿之前的意思。
将院子里那两棵枣树的枣果,都采摘了下来。
因为这枣子实在是来的奇异。
瞬间开花,瞬间结果。
而且一结果,便是成熟的刚刚好。
少一分则酸涩,多一分则甜腻。
若是按照常理。
这些已经完全熟透的枣果,确实应该及时采摘下来。
否则极易从树上掉落,烂在地上。
只是掌柜的和苏长卿都不知道的是。
这些枣果乃是受到天地灵气的催化所结。
不同于一般的枣果。
即便不及时采摘,也不会树上掉落。
且枣树采摘下来后,保鲜的时间,也远比普通的枣果时间长。
当然。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这掌柜的将枣果都摘下来后。
便按照苏长卿的意思。
先是给熟门熟路的街坊邻居,都送上了一些。
当然。
大部分的街坊邻居,一开始都是笑呵呵的客套着。
连忙说着不要不要,你这给也太多了,这枣果一看就很贵,使不得使不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