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没有?不是比较后失败,而是连机会都不给?
这就让三足乌束手无策了,这等于捆绑住了他们的手脚,根本就无法辩驳。
确实如此,就999美元的产品,这么和1万美元的产品比较呢?肯定是山寨的一塌糊涂。
但实际上,三足乌的高科技含量真的不算差。
像清扫机器人这样的产品,无非一个测距,一个清扫路径模式。
测距的产品已经很成熟了。虽说没有像后来,那种便宜到极点的测距雷达,但红外线这种早已经有了,价格也不算很贵。清扫路径模式就更简单了,无非通过几个数学家计算而已。
未来像这样的题目,连大学生建模大赛都上不去,几个本科生就能完成的那种。虽说现在可能要求高一些,不就是几个计算机、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吗?
另外,这是数学!欧美国家又能怎么发达呢?难道他们能够1+1=3吗?
因此说,三足乌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在高科技含量方面,当然算不上最最高精尖,但起码也是中游水平。
其实在三足乌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已经购买到了各种品牌,做过了对比试验。他们是能够拿出完整的实验数据的。无奈根本不给机会啊?
面对着这样的窘境,三足乌一时无可奈何。似乎只能够等待口碑发酵,慢慢的培养起消费者的信任度……
并且不出所料,三足乌的销量开始了迅速的下跌,很快就积压了一大堆的产品……
……
“喂!缘子,问你话呢。我们国栋还要不要继续生产?你那个什么机器人靠不靠谱?”应馨一边说着话,一边瞪大眼睛,一副女企业家的嚣张派头。
“放心吧!你那个宝贝电子厂不会停工的。”李缘感觉到头很大,怎么一个个都是这样的呢?
“我问的是清扫机器人!知不知道,那些上游厂家要安排生产计划。如果你停止的话,以后再恢复供应,那就要多花不少钱!”
“知道知道!烦不烦?”
“呀?你现在就嫌弃我烦了?”
“唉!我怎么敢呢?我是说,我已经在想办法了。产量暂时减半,先维持下去吧?”
“哈?你想怎么维持?你一开始说销量猛增,我们厂开足马力为你们生产。现在的销量连以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你到底想要积压多少的资金呢?”
“没关系的。我会安排好的。”
“问你呢,你怎么安排?”
“能咋安排?不就是继续打广告吗?”
“哈?那有没有效果?”
“我怎么知道?谁敢保证,每个广告都有效果呢?”
“啊?你说了半天,还是没把握啊?”
“行了行了,先听我的吧!”
“哼哼!”
“……”
应馨担心的那些,确实有一定道理。
之所以三足乌会那么便宜,就是因为国内有着充足的供应链。这就是十四亿大市场的强大威力。再怎么小的零部件,国内总会有厂家能够提供产品。
这其实是相当可怕的。所有一切的供应链,都是在自己一个大市场内完成。能够把成本压缩到极点。
但这里就有个问题——你不能一会儿要,一会儿不要。
毕竟供应商已经为你们改变工艺、设计模具,甚至留出了一条生产线。突然之间不要?总不能喝西北风吧?他们肯定会寻找另外的客户。
然而等到你又想要这个产品的时候?怎么可能原价给你呢?总不见得,再改回来吧?
再加上,此时国内刚刚加入了WTO。经济是飞速增长,世界工厂的威力也初现。
并不像十几年后,一大批企业嗷嗷待哺,空有生产能力,却完全找不到大订单。甚至导致了带货主播的流行风向,利润全特么的给那些网红赚到了。
目前紧需的还是生产能力。并没有那么多的零部件生产线。所以一旦停止供应,以后就很难恢复到之前的情况。
想到这里,李缘就觉得更加头疼了。等应馨离开后,他立刻打电话给美国的代理商:
“艾伦,我是李。关于三足乌的广告投放,你们已经安排好了吗?”
“当然安排就绪。幸亏有你的推荐。否则就很难安排进去。”
“那就好。希望一切顺利吧!”
“希望如此!接着就要看幸运女神了。”
“呵呵。”
“……”
传统的广告投放已经没有多大效果。因为在这之前,李缘连互联网广告、垃圾邮件,甚至电视直销的模式都安排上了。
但就是因为“中国品牌”的杀伤力,最终导致了效果寥寥。
因此这一次,李缘就准备剑走偏锋,用到了非常规的广告模式……
……
应该都知道,按照美国的生活习惯,他们比较喜欢居住在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大house的那种。于是同样流行起了汽车文化。
不过这样的居住模式,群体娱乐活动就比较少。不可能聚集起一大波的广场舞大妈,也不可能市中心到处娱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