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缘顺手又打了一剂鸡血针,给肖恩这个年轻人鼓鼓士气。
一方面,肖恩、艾尔娜这俩人都不错。他们不仅报名了社区大学,而且还报名了中文培训班,还是简体字普通话的那种。
要知道,现在海外的中文培训班,还是繁体字为主,粤语和闽南语为主。反而简体字普通话特别的昂贵。
另一方面,李缘本身就不怎么喜欢过河拆桥。包括马丁这样的刺头,他的容忍度都相当高。否则就凭马丁这张臭嘴?早就炒尤鱼了。难道硅谷挖不到人吗?
“谢谢!谢谢老板!”
“呵呵。”
“……”
……
当一身老牛仔打扮的里德到来后,俩人就坐在天台上的躺椅上,喝着啤酒天南海北的闲聊。
有一说一,本地农协对丽缘谈不上有多重视。应该都了解欧美农协的作用,无非就是农场主抱团取暖的民间组织。
农协的能量还是很不小的,起码能保证一定数量的选票。
然而美国的农场主就比较苦逼。与其他国家的苦逼农民不一样,这些农场主的苦恼——地特么的太多了,许多农产品都没人要!
美国的农业基本上被大粮商给全面控制。大粮商本身并不种地,甚至许多都没有自己的农场。但他们通过区域中心的粮食加工厂、肉联加工厂控制住了上下游。对农场低价收购,再到超市里卖高价。
并且通过农协这样的社会组织,规定每个农场的固定产量。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不规定固定产量,大粮商又怎么哄抬价格呢?而且市场上农场品太多的话,不就要牛奶倒入河?小麦烧锅炉吗?
所以说,美国农民最头疼的问题——家里的空地太多,但每年的定额就那么一丁点。当然,如果你不怕亏本,那么多种地也行。只要你有本事卖出去。
因此美国才有那么多的土地轮耕,他们也不提倡精根细作,讲究的就是个粗放型机械化农业。
那就是自有国情在!
这里就不细说美国农业问题了。但很容易理解,他们就盼望着有新的销售市场。鸡爪再小,那也是肉啊!
“李,你们中国需要什么大宗农场品,我们这里什么都能够提供。”里德试探着询问道。
“会有的。呵呵。”
目前国内进口的农产品数量并不算多,主要还是因为外汇问题。不过以后每年都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大豆、玉米等榨油、饲料农作物。
“里德,现在你们农场的情况怎么样?”李缘随口问道。
“很不好。”老牛仔直言不讳,“破产的很多。农场的收入也大为减少。”
李缘就回忆了一下上辈子的短视频,主要是关于美国经济的那些内容。
在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已经相当糟糕,主要受到了美苏争霸的影响。
事实上,冷战的激烈交锋中,前苏联的日子不好过,美国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无非看谁能够熬到最后。很显然,最终美国赢了。
这里面确实有着政治、经济、制度和民心等等的原因。但并不像后来那些欧美政治家、经济学家,或者某些国内公知吹嘘的那样——那就是民主人权的胜利云云。
这还是要看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意志力的。
就像当年的一战,德国战败,导火索就是基尔港水兵起义。这些都是历史书上的标准答桉,应该都知道。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差不多同样的时间,西线的法军同样发生了叛乱,士兵们不愿意继续进行这种送死的战争。
当然,还有前苏联的十月革命,同样来源于全民对战争的绝望心情。
无非法国镇压了叛乱,德国没有顶住,最终就把德国给熬死了。
言归正传,八十年代初,美国同样是一片狼藉。于是大统领里根就续血一波,那就是很有名的里根经济学。其中就包括了广场协议等等的内容。
随后就是老布什,他其实延续了里根经济学,并且更加完善,弄出了《华盛顿共识》等等的内容。
也许有人对《华盛顿共识》不怎么熟悉。但说到休克疗法,这应该都知道吧?
没有错!这就是里根经济学,主要的理论核心就是芝加哥大学的芝加哥学派。
不过在这里,复杂的经济学内容就不啰嗦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
就简单的介绍一下里根经济学——完全放开自由经济市场,尽量减少政府监管,只要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毫不意外,像这样的资本野蛮生长,肯定会让大量资金流入地产业、金融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实体产业就会空心化。
这就像香港地区那样,实体经济完全死翘翘,最后全民炒股炒楼。
那就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就是里根经济学的结果。并且香港的经济数据还挺不错。
回到美国,美国同样如此。实体产业出现了大量的空心化。在短时间内,肯定会出现阵痛。大量的工人失业,大量的农民破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