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大唐首相的房玄龄,则眼界开阔的多,心胸之中容纳了整个朝堂,直接将大世家贵族也都考虑了进来,奔的就是稳定朝堂。
至于杜如晦,也是一心为国,满心满眼都是要增加大唐军队的整体实力。
这两人真的不愧房谋杜断一词。
这几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说的李世民那是一阵的皱眉。
看的长孙安业那是津津有味,就是现在没有吃瓜必备零食,不然长孙安业还真就不分场合来个葛优躺了。
最终,开始魏征站出来,对着李世民一阵劝告:
“陛下,不管现在如何,现在的大唐最关键还是需要稳定与团结的。”
现在的大唐,内忧外患,李世民雄心壮志,可兜里没钱支持,现在这么一个暴利在前,说实在的,李世民还是更想要大干一场。
可没办法,这个生意实在是太过暴利,就算是李世民这么一个皇帝也不能一口吃下,不留一丝余地。
就像是魏征说的那样,稳定与团结才是现在大唐最需要的。
玄武门的余威还在,朝堂之中势力错综复杂,要是李世民再施加雷霆手段的话,这些人肯定会结合起来一起向李氏皇族发难。
现在的大唐并不适合发动什么大的变革,稳定才是大唐发展的前提,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大唐百废待兴的经济才能得到恢复,而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则会成为李世民手中利刃,保证李世民的位置稳固。
而稳定大唐局势,就目前情况来看,就世家方面,最好的处理办法还是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团结手中能团结的武力,秦王府的旧臣、太子旧部、太上皇的残余势力,这都是李世民最好拉拢的对象。
“陛下,尤其是跟着太上皇一起打天下的那些老臣,他们不仅对大唐有功,更是与太上皇有着昔日袍泽的情谊,要是陛下将这些人直接抛在一边,不仅对外陛下的名声会受损,在太上皇那边也不好交代。”
本来父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这要是被太上皇知道自己的兄弟又被儿子打压了,太上皇肯定又会闹起来,真闹起来,李世民肯定面子里子都没有了。
为了这父子两人的破冰,魏征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李世民看着魏征平静的诉说,神态未有任何变化。
长孙无忌听到魏征的话则是微微叹口气,他知道魏征说的对,但他得给秦王府旧将争取利益。
所以,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坚定的道:“陛下,稳定和团结,我认为团结最重要。”
“我们应该优先以团结自己人为主。”
“石盐产量还不知道有多大,海盐还未出结果,如果我们不能拿出优势,贸贸然请世家进场,那岂不是成了我们向他们示好?”
“我建议,石盐暂时以秦王府旧将为主,李靖李积刘弘基等人为次,世家再次之。”
长孙无忌率先退了一步。
这就是立场的关系。
房玄龄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未曾犹豫的跟上:“陛下,这个顺序臣认为可以。”
“如此一来,无论产量如何,团结先保证了。”
他们说的热闹,长孙安业也看的热闹,可李世民专门派人召唤,怎么可能就只是让长孙安业前来看热闹的?
果不其然,李世民最终还是将眼神看向了长孙安业这么一个始作俑者,意思也很简单,大家都发表完意见了,现在该轮到你了。
“陛下,臣并没有什么意见,各位大人就说的很有道理,至于长孙家的,就不需要了,毕竟陛下已经同意我长孙家经营其他生意,也算是给了补偿,臣就是希望等到开业那天,陛下可以赐下墨宝。”
说着,长孙安业就从衣袖之中掏出了一份契约,作为长孙家的族长,又是推动石盐成功研制的幕后大手,这里面的巨大利益长孙安业自然清楚。
为了向陛下表明长孙家对于陛下的诚意,更是为了表达长孙家一心向着李世民的心意,那真的是准备十足。
这大手一挥,真的是将一大笔钱全给丢出去了,一时间,不仅房玄龄等人对于长孙安业另眼相待,就连不清楚具体情况的长孙无忌也在心里略显诧异,什么时候自家这个兄长怎么会做事了?
看来,是时候跟自己这个兄长好好谈谈了,长孙家以后何去何从,还是要看他们兄弟两人抉择的,要是他们两个人的抉择方向不一样,恐怕长孙家一大家子都会被拉入泥潭。
接过这个盖着长孙安业私印与长孙家家族族徽的契约,李世民很是奇怪地看向长孙无忌,眼神之中的询问意思十足:大舅子,这么大的事情你知道吗?
长孙无忌轻轻摇头,很显然,这件事长孙无忌并没有听说,但对于长孙安业这样的选择,长孙无忌也没有反对。
长孙安业是一个人才,但这个人才到底向着谁之前谁也不清楚,就算是长孙安业真的进入了朝堂,也为李世民开始卖命,但这一切不过是阴差阳错造成的的巧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