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点头道:“所有战死和负伤的将士们,全部依例安排。”
“今日攻城有功的将士们,也要仔细记录。”
“不许有人冒领军功,但是也不许有人立功而不记。”
“这件事情,劳烦伯言仔细跟进!”
楚军将士为什么作战勇敢,生死不避?
就是因为大王看重军功,有人立功之后赏赐极重!
甘宁作为军中宿将,他对这一点理解最为清楚。
陆逊拱手应命,然后继续道。
“今日破城之战,我军将士们一共杀敌一千三百余人。”
“包括敌军主将柳毅在内,也战死当场。”
“除此之外,还成功抓获敌军俘虏一千五百余人。”
“只有一两百残兵败将,成功躲过骑兵追杀逃往安市县去了!”
楚军骑兵虽然三路伏击,可今日战场毕竟太大了。
敌军三千,有几百人成功逃出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甘宁点头道:“所有俘虏全部看押起来,先饿上一天再说!”
“吩咐城内,让我军将士们抓紧时间休息。”
“明日一早,继续往北前去安市县。”
“至于那些普通百姓,仔细筛选一遍,家有从军者全部随征。”
“家无从军者,就先行安排在城内!”
邓芝抱拳道:“将军,我军前去攻打安市县。”
“这汶县之内,还要不要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
水军将士们远在平郭县,如果把他们全部调过来,那海上战船可就无人看护了。
但此去安市县,如果不留人在汶县驻守。
万一城内百姓忽然啸聚反抗,这也不好办。
毕竟辽东之地的百姓,对于公孙父子忠心程度很高。
可他们对于楚军,他们却有些仇视。
甘宁思索片刻道:“汶县不稳,安市难攻。”
“留下一千军驻守城内,防止突发情况即可!”
事情商议妥当之后,全军将士们立即饱餐一顿,抓紧时间休息。
第二天一早,继续出城去往安市县。
为了尽可能迫降韩忠,甘宁这次出征,直接带上一千多俘虏,还有许多安市县守军家属一起出动。
建安十四年,十一月十七,安市县。
楚军行进示意图
守军主将韩忠,和县令许浑两人,正急得如同热锅上蚂蚁一般。
汶县城破的时候,韩忠派过去的斥候很快就回来通报了。
本以为柳毅亲自坐镇城中,再加上三千军从旁助力。
至少守上十天半个月,应该没问题。
就算再不济,那也能扛三五天,挡住敌军几番进攻才行啊。
谁曾想柳毅连一天都没扛住,直接就破城了!
楚军战力这么高,安市县还怎么守?
县衙之内,看到韩忠来回踱步,焦躁不已。
安市县令许浑战战兢兢开口道:“将军,前方斥候探报说。”
“敌军已经离开汶县,直奔咱们安市县来了。”
“从敌军行程来看,预计明日下午即可到达。”
“咱们城内守军实在太少了,这可如何是好?”
韩忠心烦意乱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我?”许浑愣了一下,然后无奈道。
“敌军势大,可城中兵少,恐怕咱们很难固守太长时间。”
“要不赶紧派人去往襄平城,请侯爷和王长史派兵增援?”
许浑也是无奈了,咱俩谁是大军主将?
我要是有办法,还用得着你在城内布兵?
韩忠摇头道:“时间来不及了,襄平城援兵想要赶到安市县,至少还需要一两天时间。”
“可敌军主力,明天下午就能赶到。”
“就算王长史答应增援,我军援兵也没办法提前入城!”
许浑沉默片刻道:“那咱们趁着敌军还没赶到,赶紧出城往北走?”
“我军走后,所有府库存粮和物资全都一把火烧干净!”
“如此一来,就算敌军可以拿下安市县,也不过是空城一座而已!”
打是肯定打不过了,若能提前逃走,倒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然而韩忠再次摇头道:“我军不能撤,除非敌军破城。”
“否则的话,一旦主动撤离,就算回去襄平城,本将也不能免责!”
王烈当时定下的计划,就是要依托汶县、安市县和新昌县等城池,去尽可能消耗楚军现有兵力。
可楚军击破汶县太快了,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如果自己也不战而逃,等于是敌军攻下安市县也没啥损失。
到时候一路横推直至襄平城下,自己怎么可能不被追责?
听到韩忠一连否了自己两个建议,许浑满脸无奈道。
“那依将军之见,咱们就只能死守了?”
韩忠沉声道:“许县君勿忧,敌军之所以能够这么快攻下汶县,无非是利用烟雾进行辅助而已。”
“咱们让守城将士们多备湿布,多存清水以防。”
“只要敌军没办法出奇制胜,那就只能老老实实攻城!”
韩忠也是没办法,援兵不至,退不能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