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小丫头却生了野心。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只能够任由她去了。
她虽然是在后院之中过得还不错的贵妇,但丈夫也不是没有几个小妾通房的。
以前年轻的时候也争宠吃醋过,有了孩子之后,就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然后平时就是打理后院的事情,还有自己的一些嫁妆铺子。
这样的生活她已经习以为常了。可小女儿有她自己的志气。
若是以后真的当了女官,这女儿在家中的地位也能大大提升,日后说不定还能够娶个女婿回来。
女子如果有了地位,以后实行一夫一妻制也不是不可能,说不定到时候连好几个夫郎都有了,还能够真正的当一家之主。
这样想想她觉得女儿去考功名也挺好的。
在门外听到母女两个的说话声音,田老爷也高兴的从门外走了出来。
他知道了女儿的名字和通过童生试以后,整个人也像是扬眉吐气了一般。
这附近谁家的女儿这么有能耐呀?
按照这样的进度考下去,他女儿迟早也能够当官。他只不过是一个九品芝麻官而已。
可在这个女儿的身上,他却看到了更大的潜力。更何况这个女儿还是之前陛下亲自点名送出宫学习的。
他高兴的笑着说道:“芳儿,你只管去考。你竟然有这样的天分也不应该浪费。
爹还专门给你请了个老进士,你一定要好好的学。以后说不定还能够成为比爹还大的官呢。
到时候这十里八乡的人都要羡慕我家出了一个女官呢。”
自己这把年纪依然是个九品芝麻官,看样子是没有升迁的机会了。可证女儿不一样,她还年轻又得陛下看中,迟早能够一飞冲天。
到时候自己这个老父亲还要让女儿帮忙照顾一下呢。
“老爷。”
“爹。”
田夫人和田芳也没有想到田,老爷会突然出现。田夫人想着刚才自己说话的时候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田芳则是高兴爹还给他请了一个有学问的老进士,自己学到的东西也能够更多了。
……
宁府,夜里。
宁家大小姐宁依兰房间里面的灯还在亮着,一个清秀雅致的女子正在书案旁边学习,身上还披了一个厚实的披风。
她模样专注,周围的环境也安安静静地。府邸里面的下人也都不敢来打扰。
大小姐通过童生考试,还获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如果下一场考试能够顺利通过,那也就是榜上钉钉的女秀才了。
宁府上上下下也都很看重这位大小姐,就连下人们也十分敬佩,有这样一个主子。
这可比府邸里面的少爷们还要有学问多了。
通过童生试的女子家中,大部分都在挑灯夜读继续努力,还有一部分家人劝其放弃见好就收。
而那些没有通过考试的女子,有的气馁,有的打算下次再试一试。
世人都知道科举之难,有些人七老八十都还是个老童生,一辈子考了,不知道多少次科举。
她们若是只考一次就放弃,未免也太软弱了。当然还有一些人考虑到年纪的因素还是选择放弃去嫁人。
这是她们不得已最后的选择了。
当然,嫁人之后也不是不能够继续科举。只是那时候有太多的外在因素所影响。
例如说多了管家的事情,还得生孩子,照顾一家老小这分在读书上面的精力也就少了起来。
看着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科举考试的女子概率居然比男子还要多许多。一些大区干部儒和读书人也沉默了。
或许是因为这些女子大部分都是出自官宦之家,从小就学了不少东西。再加上女学里面又多学了几年。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比一般的男子还要努力,这也是她们辛苦读书得来的成果。
知道女子通过童生试的概率比男子还高之后,这一巴掌也打在了那些读书人的脸上。
他们之前看不起的女子却比他们还要厉害。这让一些人也不敢相信。
不过有了这杀出来的黑马竞争对手,读书的氛围更加内卷了。
那些读书人就算是走在路上手里拿着一本书籍,摇头晃脑的读。
就连卖灯油蜡烛的店铺生意都比以前好了好几倍。接下来还有秀才试,举人试等等呢。
他们也不想输得太难看。
魏国这次的科举考试,一下子好学之风也达到了鼎盛。
听着这些读书人摇头晃脑的读书声音,就连街道旁边的小贩都能够背一两句了。
京城里面的这些读书人更是成了魔似的。
“老板给我来两个馒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
出来买馒头的读书人,顶着饥饿的肚子。来到了小摊上面,照例的给了银钱要了两个馒头。
馒头好哇,没有馅料。就算吃着吃着不小心也不会脏了书籍,还方便食用。
“好嘞,书生。你这是读的孟子吧。我还会后面几句呢,什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