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继续,一个一个的报着名字。
率先报出口的,就是温雅的名字。
“甲等第一名,青松书院,温雅。”
……
这时,许多人才想起来,似乎方才在人群最后面,看到了温雅。
大家纷纷回头,想要瞧一眼,这甲等第一名的学子,可是,人已经走远了。
在场的有些人,都不淡定了。
“那个温雅,不是说是个瘸子吗?还是温里长的女儿,好多人都谣传,温里长的闺女是个瘸子,既然是个瘸子,怎么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呢?”
人群中,有人提出了质疑。
那么,自然就有人来解惑。
解惑的,就是在报名字的官员,她开口说道。
“我们官府从不会放水,也不会私相授受,甲等第一名的温雅,人家才不是个瘸子,就算是瘸子,也是曾经是瘸子,来参加科举考试时,身体倍儿棒,一点毛病也没有。”
有了官员的打岔和制止,那些不服气的人,顿时闭上了嘴巴。
报完案首,就是放榜。
一共三甲等。
放榜就没人宣读了,自己凑到告示栏看。
贴好后,一群人都围了上去。
人群中,突然就挤进来三个郎郎腔的男人,他们在告示栏上的名字中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温雅的名字。
随后,来到树底下的温秋池面前,向温秋池禀报。
“妻主,没看见温雅的名字啊,大姑娘是不是没考中秀才啊?”
温秋池有些不相信。
她女儿腿好了,去参加考试了啊,而且,很聪明的,怎么可能考不中秀才,童生试都是那么简简单单、容易的就考过了。
怎么会考不中秀才呢?
于是,温秋池也冲到人群里,扒着告示栏的名字,开始搜寻。
可是,告示栏上,那红纸黑字的一排排字体,没有一个名字,写着温雅的名字。
“怎么会?怎么会考不中呢?”
温秋池自言自语道。
可她眼瞎的,就是没有看到甲等第一名的试卷,或者说,她也从来没有料想过,自己的女儿会是甲等第一名。
极度失望的带着三个男侍离开,温秋池在心里,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大的没出息,那只能培养小的。
所幸,她还有几个庶女,总能有一个庶女能够读书好,将来为她长脸。
转身就要离开,温秋池却听到身后,有人叫她的名字。
“秋池,温里长,恭喜恭喜。”
温秋池转过身来,就发现,这群人,就是镇上的一群人。
家里也养了孩子,参加了县试,应该是来看榜的。
“恭喜什么?”
温秋池好奇的问她们。
“温里长,你别装蒜啊,你家大姑娘可是甲等第一名,考中秀才了。”
“你说什么?”
温秋池的音量,都提高了。
“温里长,你家大姑娘考中了秀才,你难道还不知道吗?”
那乡里乡亲的又说了一句。
就看到,面前的温秋池,脸上的表情如炸开了花般的,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闺女不会差,果然考中了秀才。”
“是的,该恭喜我,你们自然该恭喜我,我闺女考中秀才了。”
温秋池表情疯疯癫癫的。
随后,连句客套话都没有和乡里乡亲的说完,带着三个男侍上了马车。
现在,却又看到三个男侍,觉得碍眼。
一声令下,温秋池脱口而出道,“你们自个儿回去吧,我要回家了,以后那乡下庄子,我就不过去住了。”
“几百亩水田都在那里,你们种种田、养养庄稼,也够你们过一辈子了。”
“平常没啥事的话,不要来家里找我,我不想再看到你们。”
温秋池变脸变得如此之快,三个男侍也不禁感到汗颜。
这一次,他们三个没有再苦苦哀求温秋池留下来,他们知道,金盛那个正夫养的大闺女,考中了秀才。
从此以后,金盛的地位又开始水涨船高,在温秋池心中,怕是无人可以取代。
*
一行人回到家后,温家附近的邻里乡亲,全都过来温家,庆祝温雅考中秀才。
说恭喜道贺的声音,绵延不绝。
隔壁住着的温秋叶,自然全部听进耳朵里,她心里感到无比凄凉,两家的日子,过得犹如天壤之别。
温雅考中秀才,欢欢喜喜。
腿不瘸了,还可以重新读书了,夫郎也变成七里八乡,最俊俏的夫郎。
可她的女儿温娇,却下了大狱,在冰冷的牢里关着。
就连曾经觉得,长得还不错的王修竹,如今与廖信对比,这王修竹的长相,也寡然无味。
她当初怎么会同意,女儿温娇娶了王修竹,这样普通的夫郎?
真是瞎了眼了!!
“饭食都准备好了吗?一会儿要去牢里看望温娇,如今,天气还冷,那牢里面的天气更冷,记得把被子带上,娇娇最喜欢熏香的棉被,你记得,给棉被熏上桂花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