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桐等一众忠诚将领焦急的目光中,梁昌沉默了好半天才无奈的作出了也向泽县撤退的决定。
这倒不是梁昌贪生怕死不敢回身和北魏追兵决一死战,实在是现实情况根本不允许。
南撤前大军就已经快要断粮了,仅剩的那点粮草也在这两日多的溃逃中几乎丢了个干净。自己想尽办法集中了五千骑兵随身携带的剩余干粮,本意是统一分配,以保证所有人都能有最后的一战之力。
可左零那三个混蛋私自脱离大军逃走时,居然把它们全部带走了!也就是说,此时自己身边的这三千多人已经彻底断粮了!
这种情况下翻身死战根本就是送死,对手只要围住自己不攻,一两天后这三千多人连拼命的力气就都没有了。
梁昌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尽可能多的让这些幸存的羌族子弟能够有机会活下去。至于他自己,战死沙场就是最好的结局,逃回去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夺权下狱,那对梁昌来说还不如自裁来得干净!
正当梁昌带着三千余骑兵正要出发的时候,斥候却狂奔回报说前方出现了一支大军。
听到这个消息的梁昌霎时间面如死灰,一直强提着的那口气差一点就没能续上。
此时出现在大军前方的军队还能是谁?只有导致大军惨败的罪魁祸首----盘古军了。
虽然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但仅存的理智告诉梁昌自己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不管是用了什么法子,能攻下晋城,还能一战击败七千反攻大军的对手,战斗力绝对不会差到哪去。
虽然真和己方这被逼上绝路的三千骑拼命不一定能打赢,但对手也根本用不着非得要和自己拼命。对手只要往晋城高城里一缩,自己根本一点办法都没有。
攻城,一时半会儿根本攻不下。
按照原计划去泽县,北魏大军追上来肯定还是会先打相对容易的自己。毕竟晋城高大坚固,远要比泽县小城要难打得多。
那这股让己方大军被逼上绝路的始作俑者此时出现的目的是什么呢?难不成想趁着己方大败,在野战中击败自己?那也太自大了吧!
就在梁昌百思不得其解盘古军目的的时候,又一个斥候回报说对手想和他见面商谈。
闻听这个消息的后秦诸将先是和梁昌一样面露惊诧之色,接着很多人的脸上就浮上了怒色。
奶奶的!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想要劝降?秦人什么时候有这本事了?也太他娘的小看自己了!
“大帅,咱们直接杀过去吧!这群卑贱的秦人仗着晋城坚固可能还有一战之力,论野战绝对不是咱们的对手!打败他们用不了多少时间!”
好几个脾气火爆的后秦将领都七嘴八舌的表达了差不多的意思,就连一贯沉稳的赵桐虽然没说话,眼神却也透露着同样的意思。
强撑着一口气的梁昌不想多说话,只是抬起手示意众将安静,然后用眼神示意那个回报的斥候把话说完。
那斥候也很着急,刚刚他只说了个开头就被打断了,还有很重要的话没来得及报告。
“大帅,那什么盘古军是什么意思?”一个满脸裘须的羌人校尉耐不住性子问道。
梁昌把手中写着字的白布递给了最近的赵桐,同时沉吟着开口道:“盘古军的意思是联手对付北魏军。”
众将听了都是一愣,但见主帅脸色难看也不敢多问,就都凑到赵桐身边去看那张明显是绑在箭上射来的白布。
来信内容很简单,赵桐一眼就扫完了,随手递给了其他人后就看着自家主帅。
梁昌的心里十分矛盾和犹豫。
从本意来说他是万万不想和盘古军联什么手的,大军有今日之危,始作俑者就是这个盘古军。
但现实情况却是他其实并没有其他的选择,甚至连权衡的时间都没有。
突厥追兵就在身后,距离自己这三千人也就个把时辰的路程。
挡住大军去路的盘古军只要和自己纠缠一阵子,这三千人就丝毫没有生路了。
作为打了一辈子仗的军中宿将,梁昌深知战场无情又瞬息万变的道理。上一刻还打生打死的对手,下一刻就握手言和甚至联手对敌的事情他又不是没经历过。所以更多的也只是因为消息太过突然,心里一时咽不下那口气而已。
而且羌人占据关洛超过二百年,是北方各国中秦化最深的胡族,很多人对与秦人合作其实并没有其他各胡族那样抵触。后秦军就曾经正式的与南晋军联手对付过南突厥人。
最让梁昌纠结的其实是心中的一个隐忧,那就是这万一是秦人的诡计怎么办?秦人打仗不行,耍这种阴谋诡计可是行家里手!
也难怪梁昌会有这种担心。
盘古军先是更多的打劫后秦一方的补给线,接着在最关键的时候偷袭攻下的后秦军物资囤积地晋城,所导致的补给断绝是数万后秦军撤退并崩溃的直接原因。
这一切实在太像是和突厥人是一伙的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