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你想维护自己的儿子,这我能理解,你说那些藩属国是被迫臣服于我大唐的,这我也认可,但你想过没有,眼下我大唐与突厥开战在即,一旦战事对我大唐不利,那些藩属国还能像以前那么听话吗?”
“这...”
“这什么这,秦勇大闹突厥客馆令鸿胪寺与突厥使团谈判破裂,因而导致陛下不得向突厥宣战,此事秦勇本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该当重罚,就算你再怎么狡辩,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在长孙无忌掷地有声的驳斥下,秦琼虽然满心不甘,但一时之间也属实找不到好的说辞来为秦勇开脱,无奈之下他只得憋屈的垂下了头。
“好了辅机,翼国公只是护子心切,朕相信他不是不明事理之人,现在朕已下定决心与突厥开战,只要翼国公愿意担任京畿护卫军统帅一职为国效力,对秦勇的过错,朕可以既往不咎。”
见秦琼被长孙无忌怼的哑口无言,李二心生欢喜的同时,直接明言点拨道。
相较于李二的心生欢喜,已然反应过来的长孙无忌则当场傻眼了。
他刚才一心只想着坐实秦勇的罪名,然后让李二对其进行严惩,却忘了李二的本意是想逼秦琼暂代京畿护卫军统帅一职。
若秦琼真的答应了,那他不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反而帮了秦琼和秦勇一把,想到此处,他心中懊悔不已,同时暗自祈祷秦琼这头“倔驴”千万不要答应。
“老秦,陛下既然如此看重你,你就别端着了。”
“老程说的没错,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你家秦愣子着想啊。”
“是啊,别忘了,你家秦愣子可是一心想娶长乐公主的,你和陛下之间的关系,真不能再这么一直僵下去了。”
“答应吧,连我都妥协出山暂代兵部尚书一职了,眼下与突厥开战在即,这一战,事关我大唐国运,我相信就算是太上皇...他也肯定希望你以大局为重...”
与满肚子坏水的长孙无忌不同,很清楚秦琼的性子有多倔,见李二都将话说的这么明显了,程咬金、李孝恭等一众好友纷纷凑到秦琼耳边轻声开口劝解了起来。
在众好友的劝解下,秦琼虽然心中尴尬别扭到了极点,但在仔细权衡了一番利弊过后,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先妥协,至少先让大唐渡过了眼前与突厥开战的难关再说。
心中打定了主意,秦琼不再扭捏,直接冲龙椅上的李二拱手行礼道:“陛下,臣愿意为国效力,暂代京畿护卫军统帅一职!”
“好,哈哈哈哈,朕就知道秦爱卿满腔热血、忠君爱国,秦琼听命,朕现封你为京畿道行军大总管,调兵后所剩三万五千京畿护卫军全部受你节制,可自行招募任命下级属将!”
见秦琼总算向自己妥协低头了,李二大喜,当场便宣布了对秦琼的任命。
“谢陛下隆恩,为了我大唐,臣定不负所望,拼死护卫京都安危!”秦琼神情严肃的保证道。
“陛下,调兵后所剩的京畿护卫军,职责主要是护卫京都安危而不是对外征战,封翼国公为行军大总管,这恐怕有些不妥吧。”
没想到搬起石头果真还是砸了自己的脚,郁闷想吐血的长孙无忌当即站出来提醒道。
所谓行军大总管,一般都是将领领兵对外作战时才会临时设立的职务。
因为考虑到战时一切都得以战事为重,所以行军大总管的权利非常大,不仅可直接向各州府郡县调兵调粮,还可自行任免手下亲信将领划分军功,单以权利而论,远比单纯的统兵将领要大得多。
“辅机,翼国公统领京畿护卫军后的任务,虽然主要是护卫京都安危,可若突厥兵马绕开城关直奔京都而来,免不了还是要出兵反击的,为了方便他调兵作战,朕封他为行军大总管,并无不可!”李二笑着解释道。
“可...”
长孙无忌闻言刚准备出言反驳,可就在此时大殿外忽有太监入门来报:
“启禀陛下,尚书省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杜如晦、门下侍中王珪、礼部尚书卢宽、中书侍郎温彦博、秘书监魏徵、秘书少监虞世南等一众大臣连玦求见。”
本来收服了秦琼心情还挺不错,一听魏徵等人求见,李二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当即恼怒道:“不见,让他们该干嘛干嘛去!”
“陛下,魏秘书监说若您不见,他们就在殿外长跪不起,还望陛下仔细...仔细斟酌。”
“斟酌个屁,你出去告诉他们,他们想跪就跪好了,朕是不会见他们的!”李二语气强硬道。
闻听李二所言,太监自然不敢怠慢,转身便准备出去禀报,可他刚走出没两步,身后便响起了长孙无忌急促的声音:“公公且慢,陛下,依臣所见,要不还是见魏徵等人一面吧。”
“见什么见,你难道不知他们来找朕的目的吗!”
“陛下,臣知道魏徵等人十有八九是来劝您和亲避战的,也知道您主战之意已决,所以不想见他们,但魏徵、温彦博、虞世南他们可都是性情刚烈之辈啊,若真在这太极殿外长跪不起,对陛下广言纳谏的贤名肯定会有所影响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