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音笑了笑,说到:“六姐姐那是绝顶聪明的。
再加上有名师指导,祖母您的精明,只要分六姐姐百分之一,就比我要好到不知道多少。”
老太太点了点归音的鼻子,笑着只说了两个字:“滑头。”
不管归音有什么想法吧,至少是接触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
归音付出了却没有什么收获。
至于她偶尔让人送过去的首饰,相比于归音的这些付出来说,就不值一提了。
别的不说,这一次归音让郎中跟着一起北上。
这是他们之前都没想到的,肯定也花了不少钱,倒是确实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要不然当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盛明兰很可能就挺不过来,她自己估计也够呛的。
如果她真的是想要她的这些嫁妆,那到时候大不了就分她一份好了。
反正他也没个儿子女儿的,这些东西未来肯定都是要留给盛家这些孩子们的。
三个月之后的初夏,他们的船终于到达了东京城。
管家早就请好了马车过来,将主子们都请回了积英巷的宅子里。
至于各个老爷夫人姑娘们随身带着的东西,小厮们会卸船之后再统一的送回来。
盛家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族,盛弘的官职也不过是一个正六品的承直郎。
这是一个文散官,属于第十五阶。
本朝的文散官共有二十九个等级,盛纮属于最中间。
每月的收入有料钱二十五贯,茶汤前十一贯,除料米六斗,面一石五斗,柴二十束,马一匹,春冬六品等等。
这个俸禄不算少的,养活一家倒是可以,但想要过得太好也是不能。
好在盛家在宥阳老家那边还有一房以经商为生,每年能赚不少钱,每年都会送大把的银子过来。
这才是盛纮能够安心当官,不用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的原因。
盛家搬到东京城,就好像是一粒石子落入了大海之中,根本没有人在意。
或许茶余饭后的时候,有人会想起来那位勇毅侯的独女,好像来到东京城了。
不过老太太平日里只在自家,很少出门。
更是从不赴宴,所以最多也就是茶余饭后的说一说。
倒是宁远侯府的小秦氏,还派人送了点礼品过来,加了几匹丝绸惠而不费。
这是知道归音在扬州的时候救了那位顾廷烨顾小侯爷。
小秦氏虽然对此十分生气,巴不得顾廷烨死在扬州。
但表面上的功夫她做的还是很好,现如今老侯爷还没去世。
小秦氏的心思也只在心中只能暗戳戳的使用计谋,却不能明目张胆的来做。
不过盛纮刚到东京城,第一次上朝就被吓坏了。
全朝文武百官,勋贵们还好,并没有说话。
文官们几乎就要逼到官家的面前逼他立储。
盛纮乃是刚刚从地方升迁过来的文官,也只能是随着大流一起跪了下去。
官家在上面看得清清楚楚,心中有些生气,可本朝以孝道之家,官家又以仁厚着称。
面对文官们的逼迫,气的心中怒火狂升,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突然之间看到了盛纮,官家心中一动,说道:“据说南方爆发了蝗灾,若是无法处理,今年粮食欠收。
百姓饥横遍野,百官可有什么想法?”
韩相公却不肯放过之前立储的话题,还要多说。
官家顾左右而问:“如今国库并不那么充裕,再加上各地的常平仓,都要清点,以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应对这一次的危机。
蝗虫成灾,机横遍野,韩相公难道觉得这个事情不严重吗?”
在韩相公的心里面,立储才是这个朝廷稳定的大事。
至于些许蝗灾,或许有一两州的人招难,到时候大不了拨下银子去赈灾就是。
可话说到这里,他刚想说话,官家又说到:“这位爱卿倒是第一次见,可是扬州通判身上来的盛纮?”
盛宏大为震惊,心中又是感觉受宠若惊,可也知道眼下韩相公和官家在争论立储的事情,这个时候他如果贸然的参与进去,怕是得罪韩相公。
但盛纮更知道自己得罪不起官家,一家子的荣辱,他身上的官职升迁,全赖官家一言而决。
盛纮突然之间想起来,曾经在家里的时候,听自己的亲女儿说过一个事情,怎么样去预防蝗灾。
当时只觉得可笑,如今想起来却也并非是没有可行性。
在官家几次问起之后,盛纮就把归音之前跟他说过的话给说了出来,从这里有几条可行的方案。
尽管知道盛纮不得不答,但韩相公对这个人仍然是有一些想法,往后可得坐冷板凳呢。
官家其实只是想着转移话题,倒是没想到这个从扬州升上来的小小通判,居然真的会有想法。
“你说说看。”
韩相公却出言阻止,说道:“他不过以小小通判,能有什么办法?”
官家现在乐得直接把话题转移,自然不会让韩相公打断,坚持要盛纮说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