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做海鲜,都是在孩子上学、男人去部队之后进行。
做好的海鲜,暂时放在偏屋里。
以前,郑宝珠做海鲜,在空间里有工具,效率很快。
现在多了两个人,三个人光靠手工,速度也不慢。
晚上因为是一个人住,进空间就方便了许多。
年前买的鸡鸭鹅,经过这么久时间,下蛋,孵化,数量已经翻了好多倍。
郑宝珠专门圈的一块地,都显得拥挤。
这玩意多了还不好办吗,烤鸡、盐水鸭、盐水鹅安排。
做好了就真空包装,加上最近做的这么多海鲜,郑宝珠又要回京市一趟。
……
当听到郑宝珠又要回去,宋智庭问:“还是三天吗?”
郑宝珠嗯了一声。
“我送你去车站。”
“不用,你也有事,不用为了我耽误时间,这次回来,我还会带鸡爪子。”
自从上次郑宝珠从京市回来后,就不怎么跟宋智庭说话。
连宋思诚都看出不对劲,劝宋智庭好好哄郑宝珠。
“我又没惹她生气,为什么要哄她!”
“可是妈妈都不跟你说话。”
“谁说我们没有说话,她每天都喊我吃饭。”
“除了喊吃饭,你们还有别的交流吗?”
宋智庭语塞。
没有。
非必要,郑宝珠不愿意跟他多说一句话。
两人就像回到郑宝珠刚来岛上的时候。
那时,他觉得郑宝珠很好,不给自己找事。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目光总会追随着她,希望自己能为她做些什么。
从丁佩芝的口中得知,她们三人每天在一起做海鲜,这样的郑宝珠太能干,自己于她而言,变得可有可无。
看着郑宝珠独自离开岛上,宋智庭没由来的有些失落。
……
火车上。
郑宝珠靠在卧铺上看书。
对面床铺的老太太在剥鸡蛋,剥好了递到郑宝珠面前。
“姑娘,我看你从上火车就没有吃东西,这是我闺女给我刚煮的鸡蛋,热乎的,你吃一个。”
郑宝珠摆手:“谢谢您,我不饿,您自己吃吧。”
老太太问:“你是不是晕车,才吃不下东西,我有晕车药?”
说着,老太太从床头的包里拿出了药递给郑宝珠。
“我可能有点晕,但是不需要吃药。”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多少吃点,要不然胃受不了。”
面对热情的老太太,郑宝珠盛情难却,只好接过鸡蛋,说了谢谢。
……
火车上的列车员进来,让老太太早点睡觉。
老太太介绍说:“这是我闺女。”
郑宝珠朝着她点了一下头。
列车员大姐看向郑宝珠,说道:“我好像见过你,你是不是经常坐火车?”
郑宝珠微笑着说:“你的记性真好,我是经常坐。”
列车员说:“不是我记性好,是你长得太好看,见过一次就很难忘记。”
包厢里只有她们三个人,列车员大姐坐下陪着母亲聊了一会儿,交谈中,知道了彼此的姓名。
老太太姓孔,列车员叫严美华,家住京市,这次带母亲去京市的医院检查身体。
正聊着,孔老太太突然手捂着胸口,眉头紧皱,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严美华赶紧抚摸胸口给母亲顺气。
眼看着孔老太太呼吸变得急促,郑宝珠见状,立刻从空间拿出了一个小瓷瓶,倒出了几粒黑色的小药丸,让她吃下去。
严美华犹豫了一下,端了水,喂母亲服下药丸。
很快,孔老太太的神情就没有那么痛苦。
严美华观察着母亲,见母亲慢慢放松,才放下心来。
问郑宝珠,刚才刚给母亲吃的是什么药。
郑宝珠说是速效救心丸。
严美华问药多少钱,能否卖给她。
郑宝珠把瓷瓶给了她,严美华要给钱,郑宝珠没要:“刚才孔阿姨也给我鸡蛋吃了。”
孔老太太说:“鸡蛋哪有你的药精贵,钱你一定要收,是不是给少了?”
“您要是实在想给,明早再请我吃两个鸡蛋。”
欠下这么大的人情,严美华对郑宝珠感激不尽,问起郑宝珠为什么经常去京市。
听到郑宝珠是为了给家人送东西,问有多少货物,说自己可以帮她,不需要郑宝珠来回跑。
“2吨,半个月一次。”
听到这么多,严美华思索了一下:“妹子,你要是信得过我,以后你把货送来,交给我,不需要你每次来回跑。”
对于刚认识的人,郑宝珠并不信任,不过嘴上还是说着感谢的话。
严美华给了郑宝珠一个电话号码,就离开了包厢。
……
天亮,火车到站。严美华过来接母亲下车,对郑宝珠说:“我给你找个人,把你的货运回去,运费比别人少。”
货在空间里,车站人来人往,郑宝珠不方便拿出来,就说已经联系好了家人。
“下次别叫家人来,就用车站拉货的人,一直给你送到家门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