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校尉,我不知你以前经历过什么,让你这么抵触去军中,不过我告诉你,最好把这心思隐藏好,以免被有心人拿来说事”胡灵儿说“若是没有其它事,都散了吧!”
人走后锁上门,洗澡睡觉。
杨敬其默不作声的回到住处,罗婉仪说“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你还放不下。”
“怎么能放下,那是人啊!”杨敬其把脸埋在枕头上闷闷的说。
罗婉仪轻叹声,出去提水洗漱。
龚松林夫妇二人回去,也是商量小旗裁撤以后的出路,龚松林说“咱们初来乍到,没有门子可走,也不敢走,这当口锦衣卫狱还关着七八十口人。”
“咱们就这么干等着”韩素霜说“胡小旗有着落了还顾得上咱们。”
“这几天当差上心些”龚松林说“可别出岔子。”
“知道了,快歇着吧!”韩素霜答应着。
马文静早上来晚了,来时见胡灵儿都磨完豆子,就说“瑞安晚上起了好几次夜,折腾了一晚上,起晚了。”
“你回去看着吧!这里我自己就行”胡灵儿说。
“不用,天热小孩子贪凉”马文静说“我让承安跟他一起睡觉。”
“徐叔说什么时候回来吗?”胡灵儿问。
“唉,不知道”马文静说“上了船下不来了。”
俩人压上豆脑后,开始做霉豆腐。
胡灵儿忙完开始做早饭,她说“徐婶,我做好饭了,你喊承安他们过来吃。”
“嗳,我就去喊他们,一会儿就来”马文静急三火四的走了。
她盛出饭端到西厢房,马文静回来了说“你先吃饭,吃饱了快去考试。”
胡灵儿答应着先吃饭,马文静纳着鞋底说“别说他们心里不踏实,我也不踏实,做的好好的突然换人。”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胡灵儿说“早晚都会分开,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上官没发话,这差事就得好好的干,别因小失大才是。”
“忙完了,我去串门”马文静说着起身招呼上门的街坊。
她吃过饭把碗筷洗出来,换了衣服去国子监。
坐在驴车上听车夫讲古,在路上看见王秀玲急匆匆的走,离国子监还有段距离她下了驴车,走着过去。
见一辆马车从身旁驶过停在国子监门前,胡灵儿见车夫跳下来放车凳,看着像是师父的马车,马车上走下来袁你。
“袁你,你来了”女子柔柔的声音从才停下的马车里传来。
“美琪,你也来了”袁你笑着说。
天啊这是看到谁了,马车上走下的人赫然是郭美琪,袁你上前挽着郭美琪的胳膊,俩人有说有笑的进了国子监大门。
“胡灵儿,你走来的,你家在这边住吗?”身后响起喊她的声音。
转身见王秀玲从驴车上下来,估计还在车上就喊她。
“我家境贫寒,没钱雇车”胡灵儿说完转身朝国子监大门走去,不顾王秀玲在后面喊她等会。
到了考棚里,果然没见袁你,在座位坐下,心想郭美琪怎么出现在这里,看穿着打扮很是富贵,要找人探查一下。
“胡灵儿你什么意思”王秀玲跟在李雪蓉身后说“真是不识抬举。”
“胡灵儿,你来了”张巧儿走进来说“这天闷,下午下场雨多好,不用考试了。”
“不会补考么!”胡灵儿随意接话说。
“这下我相信你是真的伤着头了”张巧儿笑着说“除了经义、算学、文学、律学外,别的科目只要遇到天气下雨、刮大风、下大雪,可以不考试也不用补考。”
胡灵儿说“要是这样我也希望下午下场大雨。”
铜锣一声响起,袁你匆匆回来坐下,铜锣二声响,卷子发下来。
看着这卷子,就像是回到上小学的时候,写成语接龙,不少于十个。
看图说话,好写。找错字不好办,从诗经里挑的句子,读着朗朗上口,没发现有错字。
解释带点的句子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这题也好做。
写一首五言诗,这个简单,抄领袖的《青松》。
作文题《论祸福相依》,这个也可以。
除了找错字,别的题都答完了,这再看也找不到错字,这题答不出来爱咋咋地。
交卷后,张巧儿问“你们找错字找了几个。”
“我找了一个”王映霞说“这题出的好难,一个一个的看,才找了一个错字。”
郑彩霞说“我一个也没找到。”
胡灵儿笑着说“我也没找到,我读着可顺溜了,找不到。”
四人说着将要考的律学,除了郑彩霞看过几本书外,其余三人都没看过。
张巧儿说“不会让咱们断案吧!”
“不会”王映霞说“让咱们断案还不得都是冤案。”
“那是你们,我可不一定”郑彩霞说“我好歹看过几本书,知道些案例。”
张巧儿说“你那是纸上谈兵,没用。”
铜锣响起,卷子发下来,胡灵儿看了一遍卷子,都是些选择题,让你选择再写明原因,就是让你断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