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振轩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孙兄,你有所不知。我并非不想成家,只是缘分这东西强求不得。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我估计是我还没遇到那个对的人吧。”
孙志坚听了邓振轩的话,眉头一挑,说道:“邓兄,你这么说可就有些消极了。以你的条件,只要说一声,媒婆都能够把你家门槛给踏没了。怎么还会愁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呢?”
邓振轩苦笑一声,说道:“孙兄,你有所不知。我对婚姻的看法并非只是找一个合适的人共度余生那么简单。我更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心灵相通、能够共同分享人生喜怒哀乐的人。这样的人,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遇到的呢?”
孙志坚听了邓振轩的话,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道:“邓兄,你说得也有道理。婚姻大事确实不能草率行事。不过,你也不要太过灰心丧气。缘分这东西说来就来,说不定哪一天你就能遇到那个对的人了呢。”
邓振轩笑了笑,举起酒杯道:“借孙兄吉言,希望我能够早日遇到那个对的人吧。”
两人举杯相庆,一时间酒楼的气氛也变得温馨起来。
酒过数巡,邓振轩的心情愈发舒畅,他放下酒杯,眼神中带着一丝追忆,轻轻开口对孙志坚说道:“孙兄,说起来,我今日的成功,还要归功于多年前在苏州遇到的一位恩人。”
孙志坚闻言,眉头一挑,饶有兴趣地问道:“哦?邓兄在苏州还有这样的故事?快说来听听。”
邓振轩叹了口气,陷入了回忆之中:“当年我流浪到苏州,身无分文,几乎快要饿死街头。那日,我遇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她见我落魄,不但没有嫌弃,反而慷慨解囊,施舍给我好多银两。正是那笔钱,让我有了翻身的机会,一路走到今天。”
孙志坚听得入了神,感叹道:“真是世事难料啊,没想到邓兄还有这样的经历。那位女子可真是你的贵人啊。”
邓振轩点点头,说道:“是啊,我一直都记得她的恩情。可惜当年我并不知道她的姓名,也不知道她住在哪里,这么多年了,我一直都在寻找她,想要当面感谢她。”
孙志坚听了,一拍大腿,说道:“邓兄,你算是找对人了。我自幼在苏州长大,对这城里的角角落落都熟悉得很。你放心,我一定帮你找到这位恩人。”
邓振轩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他连忙作揖道谢:“若孙兄能帮我寻到这位恩人,我愿付出黄金百两作为答谢。”
孙志坚却摆摆手,笑道:“邓兄,你这是哪里的话。咱们是多年的朋友,这点小事何足挂齿。再说,能找到你的恩人,我也很高兴啊。”
邓振轩感激地看着孙志坚,说道:“孙兄,你的恩情我记住了。不管找不找得到恩人,你这份心意我都会铭记在心。”
孙志坚哈哈一笑,说道:“好了,邓兄,咱们不说这些了。既然你要找这位恩人,那我们明天就行动。我去找个有名的画师,你凭印象让画师画出这位女子的大体样貌。我想不出今日,我定能帮你找到这位女子。”
邓振轩听后,心中一阵激动,他再次向孙志坚道谢:“孙兄,真是太感谢你了。有了你的帮助,我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恩人了。”
孙志坚摆摆手,说道:“咱们是兄弟,别说这些见外的话。来,我们再干一杯,预祝早日找到你的恩人。”
两人举杯相庆,一时间气氛热烈起来。邓振轩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感激,他知道,有了孙志坚的帮助,自己寻找恩人的道路一定会更加顺畅。
第二日一早,孙志坚便带着邓振轩来到了苏州城中有名的画师李先生的画坊。李先生是一位年约五十的中年人,他擅长人物画像,尤其擅长捕捉人物的神韵。
孙志坚向李先生说明了来意,李先生听后点了点头,说道:“这位恩人对于邓先生来说意义非凡,我一定会尽我所能还原她的形象。”
邓振轩坐在李先生对面,闭上眼睛,开始回忆那位恩人的模样。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美丽的女子,她的眼眸清澈明亮,嘴角挂着温柔的微笑,仿佛一股暖流涌入了他的心头。
他努力地回忆着每一个细节,从女子的发型到衣着,从她的神态到气质,都一一描述给李先生听。李先生时而点头,时而挥毫泼墨,一笔一划地勾勒着那位恩人的形象。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李先生终于停下了手中的笔,他拿起画纸,轻轻吹干了上面的墨迹,然后递给了邓振轩。
邓振轩接过画纸,小心翼翼地展开,只见上面画着一个美丽的女子。那女子身着淡雅长裙,身姿婀娜,眉宇间透露着一股清新脱俗的气质。她的眼眸明亮如星,嘴角微微上扬,仿佛正在对着他温柔地微笑。邓振轩看着画像,眼中闪过一丝泪光,激动地说道:“就是她!就是这位恩人!”
一旁的李先生见状,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放下画笔,轻轻吹干了画上的墨迹,谦虚地说道:“邓先生过奖了,在下只是尽力而为。能画出如此传神的画像,全赖邓先生描述得详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