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啸天闻言一愣,好奇地问道:“折扇?什么折扇?”
李朝云耐心地解释道:“多年前,一个陌生人送给我过一把带有墨寒二字的折扇。当时那位陌生人还承诺要为我们父母平反冤屈。如今想来,或许这位县官就是当年的那位陌生人。”
陈啸天闻言后,眼中闪过一丝恍然,他突然想起了那把被妻子视为珍宝的折扇。他的脸上露出了欣喜之色,说道:“对啊!我记得你一直将那把折扇视如珍宝般珍藏着。我当时还以为那是你父母留下的遗物,所以不好意思开口询问。如果这扇子真的与那位县官有关,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请得动他了。”说罢,李朝云立即从房间里找出了那把她珍藏多年的折扇,并将其递给了丈夫陈啸天。
陈啸天小心翼翼地接过折扇,目光凝视着它,仿佛要透过扇子看到过去的岁月。他轻轻地抚摸着扇骨,感受着那份历史的沉淀和温暖。然后,他打开扇子,仔细地端详起上面的画作。
扇面上绘着一幅山水图,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水势奔腾,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画家的笔法细腻而精湛,每一笔都透露出深深的情感和艺术功底。在扇面的右下角,赫然写着两个飘逸的字体——“墨寒”。陈啸天心中涌起一阵喜悦,他知道这个名字可能就是他们找到县官的关键信物。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房间里,陈啸天早早就起了床,准备去拜访那位新上任的县官大人——李墨寒。他手中紧紧握着一把折扇,那是昨晚神秘人交给他的,似乎隐藏着某种秘密。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陈啸天来到了县衙门口。眼前的县衙威严庄重,大门紧闭,四周有重兵把守。他深深地吸了口气,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鼓起勇气,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县衙大门。
敲门声响起,很快就有人前来开门。一个严肃的门房出现在眼前,询问他来此何事。陈啸天恭敬地说明来意,表示想求见新来的县官大人。门房审视了他一番,最终决定带他进去。
进入县衙内,陈啸天穿过一道道走廊和庭院,最后来到了县衙的大堂。大堂宽敞明亮,气氛肃穆庄严。新任县官李墨寒正端坐在大堂中央的椅子上,身着一袭华丽的官服,头戴一顶乌纱帽,显得威严而庄重。
陈啸天紧张地走进大堂,心中暗自祈祷一切顺利。走到近前,他深深鞠躬行礼,表达对县官大人的敬意。李墨寒微微点头,示意他上前说话。
陈啸天小心地走近县官大人,再次行了个礼,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把折扇递了上去。李墨寒接过折扇,仔细地端详起来。他的目光落在扇面上,专注地看着上面的文字和图案。
当李墨寒注意到扇面上的"墨寒"二字时,他的脸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抬头望着陈啸天,声音低沉地问道:"这把折扇你是从何处得来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警惕。
陈啸天听到李墨寒的话,脸上露出惊喜之色,立刻拱手谢恩:“多谢大人!我妻子一家深受冤案困扰,如今能得到您的帮助,真是感激不尽。”然而,李墨寒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客气。接着,他目光凝重地望着窗外,陷入了回忆之中。
原来,当年他在青楼遇见李朝云时,她正遭受着富家公子的欺负和侮辱。看到这一幕,李墨寒心生怜悯之情,出手解救了她。在与李朝云交谈之后,得知她的身世和遭遇,李墨寒决定帮助她。虽然当时自己力量微薄,但他还是赠予了她们这把折扇作为信物,表示将来一定会替她父母洗刷冤屈。
现在,命运让他再次与这对夫妻相遇,而李墨寒也终于有机会兑现当初的诺言。他深知,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但他决心竭尽全力,为这家人讨回公道。想到这里,他不禁感慨万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官的信念。
陈啸天闻言,激动得几乎要跪倒在地,他连忙说道:“大人,那受冤屈的夫妇便是我的岳父岳母。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为他们平反,如今终于找到了大人,还请大人能为我们主持公道。”
李墨寒站起身来,走到陈啸天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放心,我既是承诺过,便一定会做到。你且回去等我的消息,我会尽快调查此事,为你们平反冤屈。”
陈啸天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后,便退出了县衙。他回到家中,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妻子李朝云。李朝云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紧紧抱住丈夫,说道:“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父母的冤屈终于可以得雪了。”
陈啸天也忍不住泪流满面,他想起这些年自己和妻子所遭受的苦难,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对妻子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希望,现在终于有了转机。我们一定要相信大人能够帮我们解决问题。”
李朝云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坚定。她说:“是啊,我们一定要相信大人。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