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备自从失去了甘夫人,一直心情低落。有一天,他正和诸葛亮闲聊,有人来报说东吴的吕范到了。诸葛亮笑着说:“这是周瑜的计策,肯定是为了荆州的事。我只在屏风后偷听,你们谈什么,主公都应承下来。留下他在馆驿中安歇,我们再作商议。”刘备请吕范进来,寒暄过后,吕范说明了来意:“我听说皇叔的妻子去世了,这里有一门好亲事,所以特地来做媒。不知道您的意思如何?”刘备说:“中年丧妻是大不幸的事,现在尸骨未寒,我怎么能忍心现在就议亲呢?”吕范劝道:“人如果没有妻子,就像房子没有梁一样,怎么能中途废弃人伦大事呢?我们主公孙权的妹妹美貌又贤惠,配得上您。如果两家能够结为姻亲,那么曹操就不敢轻视我们了。这是对国家和家族都有利的事,请皇叔不要再犹豫了。只是我们的国太吴夫人非常疼爱这个小女儿,不愿意让她远嫁,所以希望您能到东吴去完婚。”刘备问:“这件事孙权知道吗?”吕范回答:“没有先禀告孙权,我怎么敢擅自来说呢!”但刘备还是有些顾虑:“我已经年近半百,鬓发斑白,而孙权的妹妹正值妙龄,恐怕我们不太相配。”吕范劝解道:“孙权的妹妹虽然是女子之身,但她的志向胜过男儿。她常说如果不是天下的英雄她不愿意嫁。现在皇叔您名扬四海正符合她的标准。怎么能够以年龄大小来相互嫌弃呢!”刘备说:“你暂且留下明天再给你答复。”当天设宴款待了吕范并将他安排在馆舍中休息。
到了晚上刘备与诸葛亮商议此事。诸葛亮说:“我已经知道了他的来意。我刚才占卜了一卦得到了一个非常吉利的预兆。主公您可以答应这门亲事。先让孙乾和吕范一起回去见孙权告诉他们您已经同意了选择一个吉日就去迎亲。”然而刘备还是有些担忧:“周瑜肯定是想借此机会害我我怎么能轻易地踏入这个危险之地呢?”诸葛亮大笑起来:“周瑜虽然会用计但他又怎能料到我的计谋呢!我略施小计就能让他的计策无所施展。而且吴侯的妹妹最终会成为您的妻子荆州也会万无一失。”尽管刘备有些半信半疑但诸葛亮还是坚决地让孙乾前往江南去商议这门亲事。
孙乾领了诸葛亮的命令与吕范一同前往江南去见孙权。孙权表示:“我是真心希望将我的妹妹嫁给刘备我并没有其他的心思。”孙乾拜谢后返回荆州向刘备复命说:“孙权专程在等您去迎亲。”然而刘备心中依然有所疑虑不敢去。此时诸葛亮再次表示:“我已经定下了三条计策但这条计策非赵云不可。”于是他叫来赵云低声对他耳语:“你保护主公去东吴一定要按照这个锦囊中的三条妙计依次行事。”说完将三个锦囊交给赵云让他贴身收藏。诸葛亮先派人去东吴送了聘礼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这时正是建安十四年的冬十月,刘备与赵云、孙乾带着十只快船和五百多名随行人员,离开了荆州,前往南徐。荆州的事务全部交给了诸葛亮来处理。刘备心中惴惴不安。当他们到达南徐时,船只已经靠岸。赵云说:“军师给了我们三条妙计,让我们依次行事。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应该先打开第一个锦囊看看。”于是他们打开锦囊,看了计策,便召集五百名随行军士,一一吩咐了任务,众军领命而去。接着,刘备又前往拜访乔国老。这位乔国老是二乔的父亲,居住在南徐。刘备带着羊和酒作为见面礼,先去拜访他,并告诉他吕范为媒、娶夫人之事。随行的五百军士都穿着红衣,挂着彩带,进入南徐购买所需物品,城中的人都听说了刘备入赘东吴的消息。
孙权得知刘备已经到达,便让吕范去接待他,并让他在驿馆安歇。而乔国老见过刘备后,便去拜见吴国太并祝贺她。吴国太问:“有什么喜事?”乔国老回答:“令爱已经许配给刘玄德为夫人了,现在刘玄德已经到了,为什么还要瞒着我呢?”吴国太非常吃惊地说:“我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她立刻派人去请孙权来问明真相,同时又派人在城中探听消息。回报的人都说:“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女婿已经在驿馆安歇了,随行的五百军士都在城里买猪羊果品准备婚礼。男方媒人是孙乾,女方媒人是吕范,都在驿馆中等待。”吴国太听了大吃一惊。
过了一会儿,孙权进入后堂拜见母亲。吴国太捶胸大哭说:“你怎么能这样无视我的存在!我姐姐临终时嘱咐你什么话了!”孙权吃惊地问:“母亲有什么话就明说吧,何苦这样?”吴国太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古今常理。我作为你的母亲这些事情应当向我禀告。你招刘玄德为婿为什么要瞒着我?女儿可是我的!”孙权听了又吃一惊问:“这些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吴国太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满城百姓谁不知道?你还想瞒我!”乔国老说:“我已经知道这件事很多天了今天特地来祝贺。”孙权解释说:“不是这样的。这是周瑜的计策因为想要夺取荆州所以以此为名将刘备骗来拘禁在这里要求他拿荆州来换。如果他不同意就先杀了他。这只是计策并非真心实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