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赵佶喜欢道教,想长生不老。
赵桓则喜欢佛教,清心寡欲,还痛骂那些异想天开、想长生不老的人。
——虽然赵桓骂的是那些骗人的假道士,但在无形之中把他老子赵佶也给得罪了。
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赵桓与赵佶的隔阂越来越大。
与赵桓完全不同的是赵佶的三子赵楷。
赵佶喜欢什么,赵楷就喜欢什么,而且隐隐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按规定,皇室子弟是不许参加科考的。
可赵楷却用化名参加了科举。
结果,赵楷竟然还得了状元之位。
——后来,赵佶碍于影响,将赵楷的状元之位给压成了榜眼。
赵楷有这样的文采,又爱好广泛,琴棋歌赋、骑马蹴鞠、品茶饮食甚至鉴赏古玩全部涉猎,赵佶当然喜欢赵楷了,以至于大小宴会赵佶都带着赵楷,各种赏赐更是不在话下,甚至授予赵楷皇城司都知的官职。
皇城司都知这个任命可是非同寻常。
皇城司就是赵宋王朝的锦衣卫,还是管理皇城治安的部门,甚至还要担负一部分宫廷禁卫工作。
——宫廷禁卫由殿前司和皇城司共同负责。殿前司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名籍,俗称殿帅。负责宫廷禁卫的主要是殿前司的诸班直,这些人都是从禁军中挑选出来的骁勇军士,但最靠近皇帝身边的警卫却是皇城司护卫,称为亲从官。
赵佶任命赵楷为皇城司都知,很是有点儿“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
于是,这就掀起了一场皇宫夺嫡的战争,赵桓和赵楷两兄弟的关系也因此变得微妙起来。
如果天下太平,这个皇位到底归谁,还真不好说。
然而,大乾王朝突然伐宋,关键满朝文武突然逼着赵佶禅位。
赵佶只能将皇位传给占据着大义又有不错的口碑的赵桓。
赵楷输得很不服气,尤其是他听说,赵桓为了不当这个皇帝,把他自己哭昏过去了之后,就想着进宫看看自己有没有机会当这个皇帝。
谁想,赵楷刚进入皇宫,就被入卫的何灌给拦住了。
何灌率领数百满身肃杀之气的护卫,握剑质问赵楷:“大事已定,王何所受命而来?”
剑拔弩张的形势,以及何灌毫不客气的态度,让赵楷明白,他根本就见不到赵佶,不可能有机会当上这个赵桓不想当的皇帝。
赵桓和赵楷只差一岁,他们都是出生周年封的郡王,又是同时晋的亲王,起点几乎不相上下。
唯一的区别就是,赵桓是赵佶的嫡长子,赵楷只是赵佶的三子。
可因为有赵佶的偏爱,因为个人的才华,因为有后宫的支持,赵楷赢得了更多或明或暗的支持。
这种支持在朝野上下聚集,一度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在此之前,赵楷真的不输赵桓什么。
而在这些年里,赵楷或被动、或主动,都有机会赢赵桓。
若说被动,那就是等赵佶出手行废立;
若说主动,那就是利用手中兵权,效法李世民强行上位。
可这两个机会全都没有出现。
赵楷稀里糊涂的就输给了赵桓。
这一刻,赵楷无比遗憾的想:“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赵楷黯然的离开了皇宫。
不久之后,一众宰执奏请赵佶降诏,以郓王楷管皇城司岁久,听免职事,并乞以王宗濋同管殿前司公事。
皇城司这个部门实在是太重要了,即便不出今晚之事,赵桓登基以后,也肯定不可能再让赵楷来管理了,更何况,赵楷今夜已经有了夺取皇位的苗头?
而王宗濋是赵桓的表兄,安排他来接替赵楷担任皇城司,并且同管殿前司公事,其目的显然是为了让赵桓控制宫廷中的禁卫军权。
皇位赵佶都传给赵桓了,还能再差一个皇城司吗?
所以赵佶准奏。
至于赵佶喜爱的赵楷,赵佶也只能是默默对赵楷说一声:“楷儿,此皆命也。”
次日,赵桓开始御临崇政殿,正是开启他的皇帝之旅。
白时中率文武百官入贺新皇帝登基。
与此同时,赵佶黯然的离开皇宫搬去了他登基以前居住过的龙德宫居住。
这时,朝野内外就已经有人在说:徽宗皇帝这一生犯错无数,可他所犯得最大的一个错误可能就是,匆匆传位给太子赵桓……
……
喜欢干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干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