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紧张,”宋念看穿丁先的局促,笑着开口安慰了一句,“事实上,你来北城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
“我也很是好奇,你这段时间过的怎么样,不如说说看?”
“正好我和周祈今天都没什么事。”
好歹是在外面摸爬滚打锤炼了一年多的人,等宋念说完,丁先整个人就平静了下来,端起自己面前的茶水握在手里,竹筒倒豆子一样将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
当初他拿了那三千块钱,如愿以偿的打通了关系,通过正规渠道去了港城。
港城确实寸土寸金。
那里机会多,人也多,跟着蛇头偷渡过去的没有身份证的人更多,这些人,为了生存下去,拼命的降低接活的价格。
打通关系,用了足足一千八百块。
丁先是揣着一千两百块钱进的港城。
在七七年的华国,一千两百块钱可谓是一笔巨款,可在港城,这些钱算不上什么。
他在港城逗留了二十天,为了省钱,一天只吃一顿米饭,用来配饭的是从家里带去的咸菜和咸鱼干。
这二十天里,他把港城逛了一遍,最后决定倒买倒卖。
进出港城的机会就那么一次,这次离开,若是决定失败,他不可能再有钱通过正规渠道进去。
丁先倒卖的,正是电子手表。
他要的货多,压得价低,八块钱一只就全部拿下,另外还花了一百块钱买了一堆电子,用来买手表的时候做赠品用。
宋念听到他说,倒卖的东西是电子表时,便知道只要这批货能成功运到深城,对方就亏不了什么。
果然就听到丁先接着描述。
他带的东西太多,关卡不是那么容易过,于是买了几个枕头,将电子表分批装进去,在过关的时候,花了点钱找了几个行李少的路人,帮忙抱着枕头过去。
检查是有,但他每个枕头里都塞得不多,总价钱依旧在标准内,所以才顺顺利利的回到了深城。
唯一的不顺利,是其中一人见货起义,过了关之后便遥遥无踪,丁先因此损失了一部分货。
好在,成本低,倒卖的价格高,靠着这批货,他大赚了一笔,瞬间成了村子里的万元户。
“宋姐。”
丁先年纪小,绕了一圈,今年才不过刚满二十二岁。
他的眼睛不大,单眼皮,颧骨偏高,嘴唇略厚,看着不是什么奸商长相,是一副很有钝感的相貌,虽然年纪小,但并没有显得很年轻,晒得黢黑的面容反倒显得有几分成熟。
“那三千块钱,我当时你投资的我。”
“没有那三千块,便没有后来的一切,所以我自己做主,赚来的钱,你七我三。”
他从随身拎着的包里,拿出了厚厚的几沓钱放在桌上,小心翼翼的朝宋念跟前推了推,“这里是四万八千块。”
饶是宋念猜到了他可能赚的多,但是也没想到,他竟然赚了六七万。
“这里的钱,不单单是我倒卖东西赚来的钱。”
丁先接着解释。
第一次吃了一次亏,下一次,他就想找一些更靠谱的运货渠道,于是他拿了赚来的钱,再次去了一次港城。
第一次赚的七千多块,几乎全部投入了进去,除了买货,便是找市场上的人吃饭。
单单是和人建立关系,他就花了一千多块,最后要了个号码,以后发货的事情对方负责,他只需要待在深城,按照约定的交货时间过去接货便好。
生意这才顺利起步。
“一直到,负责帮我们运货的蛇头出了事,我损失了一万多块钱的货款,便打算断了这条倒买倒卖的心思,回来自己做。”
宋念眉梢微挑,看了眼桌上的那一沓钱。
没有心动,只是问出了自己非常关心的问题,“政策不允许个人经济,即便你想打着港城商户的名头在深城建厂也难以通过审核,你说的自己做,是什么意思?”
丁先挠了挠头。
知道对方聪明胆大,却没想到对方也同样如此心细。
周祈不动声色的看了眼丁先,在心里暗暗警惕。
“我在村子里,悄悄开了间工厂。”
宋念面色严肃了一些,“你胆子可真大,不怕被抓?”
丁先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
“怕,但是还要做。”
“做这个决定之前,我查过的,政策风向有变动,大街上,不是没有旁人偷偷的做点小买卖,我只是觉得这种事情拦不住,要不然,黑市也不会存在这么多年。”
他说的振振有词,“而且,我们那边非常团结,每个家族都很传统,我相信大家不会说出去。”
“做倒买倒卖的那段时间,认识了不少人,和深城的纺织厂搭上了线,能拿到许多不需要布票的瑕疵布。”
“我还采购了许多台缝纫机。”
“村子里的人,按照我给的衣服样板,开始做。”
宋念想到,去年冬天,深城和广城确实刮起了一阵港风服装的潮流,当时宋想得了一笔奖学金,还特意花了高价托同学从深城带回来两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