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有点弱。”
在天色重新变黑之前,望曦就已经顺着木木弄出来的小箭头找到了目标所在位置,并顺利地从水下将一条漆黑的、外表看上去像是一条鳗鱼的巨大寄生虫翻了出来。
不过这条虫子在她手上撑不过几秒,别说和恶胎相比了,就是水下的那只眼睛也远远比不上。
“这片世界的入侵者被清除了大半,世界已经缓过来了,剩下的这些入侵者就会被压制。”大概是望曦在清除异物中出了最主要的力气,让这方世界的本源对她的评价从“中立”变成了“偏友好”。
别看这似乎只是世界本源留给望曦的一次最简单的标记,但这份标记能让她只要待在这方世界范围内,她做的事情大多能非常顺利。
而且,她也开始拥有了克制入侵异物们的力量了。
那条被她揪出来的寄生虫甚至想逃跑,但很明显,它跑不掉。
这次上官丛没有跟她一起行动,望曦也不在意,反正有能量罩在,上官丛暂时想死也难。
至于之前他获得的积分,虽然不一定能保他前三,但前五基本没什么问题。
望曦看着那条黑色“鳗鱼”沉入水底,正想跟着新出现的小箭头找下一个异物,但就在这一刻,她似乎感觉到了一丝波动。
——这波动不是别的,正好就是她非常熟悉的轮回规则的波动。
但这并不是她的冥域所拥有的规则波动。
那就是......这方世界的轮回规则?
虽然这里的日夜更迭明显比现实世界快了很多,但再怎么说望曦也算是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了,她用规则护过身,也用规则攻击过怪物,而当规则力量加速在她体内流动的时候,正常也应该是她对周围其余规则力量感知最清晰的时候。
但无论是她,还是冥域,都未曾感知到过任何一丝不属于她的冥域的轮回规则气息。
这让她兴趣一下起来了,她看了一眼因为杀死寄生虫又涨了一截的异物清除度,以及清理了寄生虫召唤出来的大片类似螨虫外形的虫群而增加的积分,她觉得时间忽然就很充足了。
望曦跳入水中,一股规则力量从她皮层之下渗出,覆盖在她的皮肤表面,形成了一层防护膜。水下那股轮回规则的气息波动越来越明显,她就像是一块石头一样直直朝着水底沉去,而她体表的规则力量也逐渐能和水下的规则波动形成呼应,并即时给她提供准确的坐标指引。
这片水域的浮力无法作用在被规则加身的望曦上,她非常顺利地找到那处规则波动点——是一处珊瑚丛,有大量颜色鲜艳的小鱼在其中穿梭。
产生规则波动的地方似乎不是固定的,像是能移动,只是移动的距离太短,所以在水面上时望曦并没有精确感知到这一点,而现在她抵达珊瑚丛边缘,才终于发现,所谓的轮回规则波动,其实是珊瑚丛中的鱼群各带有一丝丝规则残余,当鱼群大量聚集在某处时,原本微弱的规则残余也变得明显起来。
望曦用丝线钩来一条小丑鱼,这鱼身上的规则残余几乎已经没有了,她的精神力将小鱼从头到尾扫描一番,这才终于弄清楚了规则残余存在的原因。
这处副本世界没有“回收站”,也没有连通轮回通道,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处空间就完全是一处规则崩坏的混沌场景。
这方世界拥有更为简单的,完全迥异于其他生灵世界的轮回规律。
这方世界的“原住民”,在死亡的瞬间就会被吸入水底之下,躯体打碎再重组成新的生物,它们体内垂垂老矣的器官,将会在重组后溯源成为新生的器官。
当然,在这个重组的过程中,躯体碎片不可避免地就会和另一躯体的碎片混合,因此重组出来的新“住民”,才会多数呈现畸变的形态,看上去像是毫无逻辑的拼合生物。
至于生殖隔离......它们没有交配繁衍的概念,这方世界的所有“原住民”都无法繁衍,整片空间的“住民”数量,如果没有外力干扰,将会永远保持在一个准确的数字上。
它们就像是这方世界随手捏出来的玩偶,浑浑噩噩地维持着这一个巨大“舞台”的稳定。
眼前的小鱼群,就是刚被“捏好”出炉的一批新玩偶,因此还带有一丝来不及散去的规则力量,但凡望曦没有追着寄生虫来到这里,但凡她晚到半小时,她都无法感知到这一点点气息残余。
不过这条小鱼虽然只是一个“手工艺品”,但正如工艺品上可能会带有创作者的标记,这条小鱼身上没有来得及散干净的规则气息,也隐隐给望曦指出了一个大概的方向。
那气息指向的位置,她觉得用一个词来形容可能挺贴切的——
【回收车间】
“车间”入口——同时也是重组后输出“产品”的生产线出口——就藏在距离珊瑚群不足百米的一处岩石背后。
一个巨大的黑洞被岩石群层层包围,那片岩石群整体看上去像是一个大包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