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若是不信,
小民可以带路,
这可以算是戴罪立功吧?”
刘超看了看王羲之,
没想到这次还有意外收获。
稳了稳心神,
说道,
“世仪兄,
这话可不能胡说,
诬告罪,
可是要砍头弃市的。”
钱凤一看有门,
赶紧说道,
“那几处地方,
小民都知道,
小民可以现在就带大人去查封。”
刘超拍桌子而起,
说道,
“好,世仪兄,
你为朝廷办了件好事,
朝廷不会亏待你的,
前面引路吧。 ”
三人从院子里出来,
没走几条街,
钱凤就停了下来,
指着一间布庄,
说道,
“最近的粮仓,
就在这个布庄里面了,
他这布庄买布是假,
囤粮是真。”
刘超挥了挥手,
布庄被围了起来,
没费多大力气,
就在一堆布料下,
发现了三个粮仓。
刘超正要抄没,
布庄里走出了人,
问道,
“敢问这位大人,
哪条律法里,
不许布庄放些粮食?”
刘超面色一沉,
说道,
“朝廷发了平粜令,
禁止囤积粮食、哄抬米价,
怎么?
你们不知道嘛?”
那人说道,
“小民孙敢,
再请问大人,
朝廷不铸官币,
民间私铸缺斤短两,
小民这生意本就本小利薄,
难道,
小民就不能准备些粮食当钱用吗?”
刘超眉头一皱,
朝廷确实是穷,
要不然也不会把铸币权下放出去,
没想到,
这竟然成了对方的把柄。
刘超看了看王羲之,
王羲之直接拔出佩剑,
说道,
“不用和他废话,
先抓回县衙再说。”
月色之下,
孙敢尽管不情愿,
也被押回了县衙。
刘超换上了官服准备连夜升堂,
王羲之把他拉在一边,
说道,
“你先拖着审,
我去找几个人。”
说完了话,
王羲之离了县衙,
来到了一间酒楼。
左右看看无人追踪后,
这才上了酒楼。
这酒楼的最里间,
王羲之看到了熟人,
停下了脚步,
坐了下来,
说道,
“弘理兄,
你怎么也来了?”
对面的人正是在京城闹出不小动静的当阳侯杜乂。
他和温峤等人在码头分别后,
就改道来了吴兴。
“我再不来,
我最后这点家底,
都要让你掏了去。”
王羲之在布庄看到了杜乂的暗号,
这才找了过来,
问道,
“你是说,
那个藏米的布庄,
是你的产业?
那你大大方方干呗,
有当阳侯的旗号,
谁不得给份面子,
你说对吧,
外甥女婿。”
杜乂白了王羲之一眼,
一个他,
一个王允之,
这个外甥女婿喊得最勤快。
说道,
“逸少,
你不是来查乌程公的田产的嘛?
怎么查到了我的布庄?”
王羲之摆了摆手,
说道,
“我也不知道那是你的布庄啊?
再说了,
刘侍郎还在旁边看着哪,
我就是想徇私,
也没机会。”
杜乂又白了他一眼,
问道,
“听说你们今天收获不小?
把钱凤、吴儒都诈了出来?
是戴洋的功劳吧?”
王羲之点了点头,
说道,
“这点小事,
怎么把我们堂堂的当阳侯惊动了?”
杜乂笑了笑,
说道,
“你都把我的家底抄了,
还不许我来看看?”
王羲之继续问道,
“说吧,
你是怎么和琅琊孙家,
扯上关系的?”
杜乂白了王羲之一眼,
说道,
“这不是要怪你吗?
鲍太玄给你米教师君,
你非推给我,
然后,
我不就遇到了想要信点什么的孙敢?”
王羲之又问道,
“京城里还有谁知道,
你把手伸到吴兴来了?”
杜乂摇了摇头,
说道,
“你是第一个知道,
孙家背后的靠山是我的。
怎么样,
开个价吧?”
王羲之摆了摆手,
说道,
“既然我是你的长辈,
过年还要给你发压岁钱,
那你惹出事来,
我给你扛着,
也是应该的。”
杜乂毫不留情,
说道,
“得了吧,
我还不知道你们兄弟?
说吧。”
王羲之笑了笑,
说道,
“你有什么特别的暗号嘛?
就是那种,
我一和孙敢讲,
他就知道是你的意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