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睡醒顾青云去租马车,回来时还买了四个汤婆子和一大块羊排。
中午吃的那点馄饨他早就饿了,把羊排熬上,又躺到床上去了
顾想和顾念挑着他们各自的汤婆子,杨柳问顾青云“你怎么没给自己买?”
“我不冷。”顾青云说“我租了两天,我们晚上在县里住一天,那铺子有车夫,贵了四钱,我还是租了。”
“那正好,不用你驾车,也不用吹冷风了。”
顾青云也是这么想的“被褥和毯子马车上有,我觉得不干净,还是得我们自己准备,还有炭火,也得我们自己准备。”
镇子离县里不远,杨柳觉得有汤婆子了就没必要准备炭火“你觉得需要准备吗?”
顾青云:“看你们冷不冷,我肯定是不冷。”
杨柳又看向方慧“娘觉得呢?”
方慧自然是不怕冷的,只是心疼孩子,不过既然是马车,确实没必要“我听你们的。”
今天来的时候几个孩子也没冻着,那就没必要,她摇头“算了,汤婆子够了。”
顾青云点点头,既然不用买炭火,他也就不用出门了。
羊排买的多,下午吃了一顿,晚上又吃了一顿。
—
早上醒来先在外面摊子上吃了包子,完事才去租车的铺子。
车夫和马车都已经准备好,几人就直接上路了。
车夫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也是镇里人,家里开着小食肆,自己在车行工作。
隔着车门说话太费劲,风吹的嘴里都是冷气,聊了几句也都消停了。
不只是两个孩子,杨柳和顾青云也是第一次坐这种马车,还挺新奇,要不是怕冷,杨柳都想把窗户打开看风景了。
顾想和顾念表现的很兴奋,一直到县里下车,都有些依依不舍。
顾青云询问车夫“你晚上住哪?”
“有地方的。”车夫笑着问“你们明天什么时候出发,我来接你们。”
“下午吧,能赶在太阳落山前回镇子就行。”
“成。”车夫笑着走了。
几人先办住宿。
客栈挺多人,因为刚从马车上下来,乍一下还觉得挺暖和。
小二引着他们去柜台,因为没带行李,小二的就没提要帮忙的事。
顾青云要了两间小客房,正常情况下房间里是没有炭的,他们也要了一些。
掌柜的提议他们先在大厅里坐,暖暖身子,等伙计点完炭,烧暖和了再进去。
几人同意了,找了个空桌子坐下来,很快小二就上了茶水。
淡淡的茶香,不涩,挺好喝的。
杨柳多喝了两杯,打算再来一杯的时候伙计来喊他们。
带他们上了楼,又贴心的问需不需要饭菜。
杨柳要了一份肘子,一份小炒肉和一份虾,还要了大米饭。
两个娃看什么都惊奇,趴在门上听外面的动静,看着火盆里的炭,又开窗去看街上…
杨柳也惊奇的跟着看,看到街上有杂耍的,还不忘喊方慧和顾青云来看。
吃完饭顾毅成困了,他们也不打算立马去街上,睡了一觉,给顾毅成换好尿布才出去。
方慧紧紧拉着两个孩子,生怕跑丢了。
县里过年比镇子热闹的多,除了杂耍还有卖艺的。
这个艺不是舞刀弄枪,而是弹唱。
卖艺的是一对父女,父亲弹,姑娘唱。
杨柳没听过,只是觉得小姑娘唱歌跟小黄鹂似的。
一曲结束,小姑娘拿起地上的木盘开始朝四周的人讨钱,不少人都躲开了,只有少数的几人给了两三个。
杨柳从背着的包里拿了两个铜板也放了上去,随后几人才离开。
方慧有些没听够“这小姑娘唱的真好。”
“一会回来再听。”杨柳笑着指了指人群涌动的前方“去看看前面有什么。”
人太多,两个娃挤在中间只能看到脚后跟和人头。
杨柳也看不到前面的具体情况,问顾青云“前面有啥?”
“都是人。”
杨柳估摸着大家都是出来闲逛的,干脆靠边走,打算看看摊子上在卖什么。
卖最多的还是香包和各种好坏不知的玉佩,女人的胭脂水粉以及首饰。
顾青云看旁边铺子有个妇人在买胭脂,也问杨柳要不要。
杨柳过去看了一眼,口纸和膏都有,粉看着比她家里的那些好,但也挺一般的,她就没买,买了两大罐擦手防冻疮的油,又在另一个摊子上买了点熏香。
又给三个孩子各买了一个红色的喜庆帽子,给方慧买了一个簪子,看着像是玉,但这东西也才三钱,肯定不是什么好玉,样式看着倒还行。
顾青云见都有了,只有杨柳没买,左右张望了几眼,问她“去铺子里看看吗?”
铺子里三三两两都是女人和陪同女人的男人,杨柳一看就知道是卖女人东西的,点点头,还不忘问他“你想要什么,我怎么没看见有你能用的东西。”
方慧说“我看摊子上的玉佩就挺好的。”
顾青云摇头“我带着没用,还碍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