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刺加国王为拜里米苏拉。
传闻,他的祖先为亚历山大大帝。
但这些所谓的荣耀,根本无法保全满刺加国。
北方有强大的暹罗,南方有大敌爪哇满者伯夷。
小国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满刺加被迫向暹罗进贡,每年象征性向暹罗缴纳四十两黄金。
所以当大明使者尹庆抵达满刺加时,拜里米苏拉热情地接待,表明了向大明进贡的意愿。
只可惜尹庆只是前来探听消息,没有擅作主张答应。
拜里米苏拉为此失落了很多天。
倘若能够得到大明的庇护,满刺加何惧暹罗、满者伯夷。
如今大明舰队再次来访,拜里米苏拉心潮澎湃。
他绝对不会错过这一次机会!
双方在马六甲港相会,大明巍峨的战舰,横披海浪。
与拜里米苏拉随行的满刺加官员,皆震撼不已。
他们从未见过这样庞大的舰队!
就算是南洋最强的海盗陈祖义,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舰队。
他们的海盗船,也要小很多,怎么可能如此威武、雄壮?
澎湃的威压,让整个满刺加止不住地臣服。
拜里米苏拉差一点双腿一软!
这就是大国的威慑力。
大明战胜了蒙古,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暹罗这样的强国,都要俯首称臣。
何况是满刺加?
这样的小地方,连国家都称不上。
最多也就一部落罢了。
在大明的眼中,也就暹罗这样的势力,能够称王。
拜里米苏拉率众毕恭毕敬地摆出迎宾之礼,丝毫不敢怠慢。
传闻,这支舰队足足上千艘船,水手超过五万。
这是什么概念?
整个满刺加国的军事力量加起来,也比不上这支舰队。
拜里米苏拉上一次遇到这样规模的舰队,还是满者伯夷的进攻。
二十万大军,横跨大海,摧枯拉朽。
他的母国三佛齐就是这么灭亡的。
但满者伯夷也没有这样宏伟的超级帆船。
只是船只的数量比较多,近海航行。
大明的舰队可是横跨万里而来,还能带上一支军队,太可怕了。
正使太监郑和一身锦绣辉煌,步步威严地逼近。
“恭迎大明圣使!”
浩荡的声音,拔地而起。
王守敬跟在郑和身后,余光一瞥,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
他们都是移民的华人。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流浪至满刺加生活。
拜里米苏拉带上了他们,参与这一次迎接大典。
客居他乡,生活已经足够困苦了。
别提在这种时候出国了,都是把头颅挂在裤腰带上。
身不由己。
随时都有可能命丧黄泉。
现在这些华人看到大明的舰队,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那种自豪,简直洋溢而出。
大明舰队的抵达,让他们有了靠山。
曾经的不满,霎时间烟消云散。
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南渡,更多的是豪绅、地方官府的压迫。
走投无路,只能出海寻觅一线生机。
谁不愿意做良民呢?
奈何在中原,束缚太多。
然而,在走出家乡以后,日子也没有过得太好。
他们随时随地,都需要参与战争,争取生存的资源。
能够活下来的,都是真正的强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就是他们命运的归宿。
大明的强大、昌盛,给华人提供了一层无形的保护。
谁针对华人,都要掂量掂量他们身后的大明。
“在下满刺加国王拜里米苏拉,参见天朝圣使。”拜里米苏拉激动地施礼。
尹庆来访后,他一直钻研大明官话。
几个月下来,拜里米苏拉倒是小有成就,基础的交流不成问题。
“大明要租赁马六甲港口一百二十年,作为报酬,大明承认满刺加的国祚,允许满刺加朝贡。”
“而且,大明将向暹罗、满者伯夷施压,让他们承认满刺加的存在。”
“从今往后,满刺加将成为大明的藩属国,不再从属于暹罗。”
郑和庄严地宣告。
“多谢大明皇帝陛下!”
拜里米苏拉迟疑了半晌,向大明的方向遥遥一拜。
马六甲也是满刺加重要的港口,更是作为满刺加的国都。
大明一开口就租赁一百二十年,拜里米苏拉当然会犹豫。
可这也意味着,大明会持续庇护满刺加一百二十年。
这一笔买卖,绝对划算。
接下来,郑和与拜里米苏拉商议了具体的租界,划定区域。
双方的洽谈,都很愉快,没有剑拔弩张。
郑和代表大明,诏敕赐拜里米苏拉双台银印、冠带袍服。
并且建碑封域,以满刺加国为名。
从暹罗的隶属中独立,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拜里米苏拉蒙恩为王,携子挈妻举办了宴会,邀请郑和、王守敬参与。
“本王欲赴天朝拜谢,进贡方物,不知使者能否行个方便?”拜里米苏拉准备去大明一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