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管家,最后好名声都被二太太得了,奶奶处境本就艰难,要是再来一个能干的妯娌,那奶奶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你多心了,那张姑娘体弱多病,读书人做不出那样的事来。”
林氏对张姗还是很放心的,她一直都明白,她的对手不是张姗,而是她的亲姑姑。
林氏派人去问,也只是客气客气,张家的下人也不敢当真,急忙谢绝,恭恭敬敬的将人送出门。
很快老太太和二太太就知道了。
“张姑爷怎么派人收拾了房子?是担心我们委屈了他女儿不成?姗儿是我嫡亲的外孙女,我唯一女儿的孩子,我还能虐待她不成?”
老太太对张父这个行为十分不满,她也是好心将外孙女接过来,虽说是订了亲,但是也没有下聘互换庚帖,他们是可以反悔的。
“老太太,张姑爷说,张姑娘跟儿媳少爷有婚约,还没成婚,住在一起不好,为了两家的名声,才不得已为此,老太太别气坏了身子。”
林氏坐在老太太身边给她顺气,接过丫鬟递的水,送到老太太手里。
“这事你怎么知道?那个姓张的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这么帮他说话。”
老太太虽然没有那么气愤了,但是脸上还是挂不住。
“冤枉啊,老太太,孙媳妇发现对门的院子被收拾出来,也是去问了才知道,孙媳妇想,过几天大少爷带着张姑娘回来,一定有张姑爷的赔罪信。”
这时候其他孙辈的姑娘也都过来了。
“祖母安,大嫂嫂好。”
“各位妹妹们好。”林氏向姑娘们招手,老太太最喜欢热闹,姑娘们也最喜欢逗老太太开心。
张姗的船在河面行走了大半个月,才到京城,来接她的是张家的管事。
安国公府对门的三进院落已经挂上了张府的牌匾,管家也是张父信任的人。
上辈子张父没有想到那么多,讲过原主送到安国公府之后,觉得原主会被善待,了无牵挂,没两年就病逝了。
如今还是张姗自己提的,她可不想像原主一样寄人篱下,受人白眼,明明带着“生活费”上门,却被人当做打秋风的破落户。
“小姐舟车劳顿,身体可还难受?奴才是老爷派来的管家,姓刘,知道小姐今天到,大夫已经在府上等候了,小姐请上轿。”
张姗轻轻点头,坐了大半个月的船,她现在的确感觉不舒服,天旋地转的。
上了轿子,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轿子终于停在一个大门前。
“小姐,到了!”
丫鬟春莺伸手,张姗撩开帘子,从轿子里出来,阳光刺眼,张姗微微用手挡了一下,才看清大门上的牌匾。
“这里就是咱们以后要住的地方,对边就是安国公府,小姐以后串门也方便。”
张姗遮着眼睛,向后看去,对面是高门大户,门口立着一对石狮子,维威武凶猛,牌匾上龙飞凤舞的写着“安国公府”四个大字。
只是一眼,她就没有心情再看了,原主的身体并不好,即便张姗来了之后慢慢调理,但舟车劳顿,也是累的够呛。
进了张府,沐浴更衣之后,刘管家才带着大夫过来,“小姐胎中带来的不足之症需要好好调养,可否给老夫看看以前的药方?”
春莺将原主的药方拿给老大夫。老大夫接过去看了之后,加了几味药。
张姗来到京城之后并没有急着去拜访安国公府众人,毕竟她体弱多病,坐了那么久的船,病倒了也正常。
“张家的船还没回来?”
老太太看到荣璟,却没有看到张姗,心中不悦,觉得张姗是从小地方来的,就是不懂规矩,来了竟然不来拜见她这个外祖母,还让她这个外祖母下帖请她不成?
荣璟最是清楚张姗现在的情况,“张表妹病了,刚来到京城就请了大夫。”
“病了?”
老太太长叹一口气,“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以往女儿写信跟她说张姗体弱多病,她还不以为意,如今只是坐了几天船就请了大夫,可见是一个不健康的孩子。
想到自己最宠爱的珏儿,她有些后悔了。
这样一个女人,不说能不能生下孩子了,就是光养着,也需要大量的银两。
二太太也又自己的思量,“老太太,儿媳娘家有个侄女,从小在并州长大,如今年岁大了,想着回到京城相看,但林家只留了空落落的大房子,无人照顾,儿媳想着能否将人接进府里?也好跟张姑娘做个伴。”
张姗身体不好,可相比林家的姑娘,老太太还是更中意张姗,毕竟安国公府已经有了林氏两个媳妇,珏儿可不能再娶一个林家姑娘了。
但是二太太的请求,老太太也不好拒绝,毕竟现在安国公府朝中无人,而林家有两个天子近臣,安国公府只会有求于他们。
张姗病还没好,林家的姑娘林暮雪就到了,林暮雪是一种健康美,即便已经尽力伪装端庄大方,但行为举止中还能看出一丝不拘小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