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到底发生了何事,船夫,还有这些士子又是被谁所害?”
马扩低声问道,眼睛扫了一下旁边脸色铁青的王松。
“相公,马宣赞,这是河东宁化军的学子和船夫,总计29人,兄弟们一路沿河寻找,终于把他们的尸体全部找到。”
张宪抱拳道:“学子们乘船顺汾河而下,本来想去边关上劳军,谁知中途在宪州碰到了金人的游骑。金人不问青红皂白,一顿射杀……”
王松轻轻蹲了下来,为一名逝者拉好遮盖的白布,看着眼前年轻的面庞,轻轻叹了口气,站了起来。
“宁化军、宪州都是金人控制,我王松对不起你们和乡亲们啊!”
王松走到李逊几人的身前,低头鞠了一躬。
“相公,不关你的事,都是金人太残暴了!”
大名鼎鼎的王相公向他们道歉,李逊几人慌忙回礼,李逊赶紧回道。
“相公,蒋允他们死的好惨啊!”
秦曼卿流着泪说道:“相公,你一定要为他们报仇啊!”
“你们放心吧,他们的仇我一定会报!”
王松转过头,目光已经变得非常阴冷。
“张宪,知不知道是那里的金兵做的?”
“相公,小人查的明白,驻守沂州、宪州和宁化军的,乃是金人完颜银可术部。此贼自宣和末年以来,屡次在我境内攻城拔寨,烧杀抢掠,祸害黎民百姓无数,可谓是罪大恶极,活该千刀万剐!”
“此贼年过六旬,还是这般穷凶极恶!”
刘子羽摇头道:“金人虎狼之性,我汉人百姓在其治下,有如蝼蚁一般。不杀此贼,不足以平民愤,天理不容!”
众人都是黯然神伤,王松悲伤之余,怒气勃发。
“相公,有燕京城的密报。”
王松不由得一愣,燕京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扩拿过密报,挥了挥手,旁边的卫士一起退下。
“相公,完颜宗弼来了燕京,杀了我68名士子……”
王松摇了摇头,心如刀割。
这些真正的忠义志士,全是中流砥柱,人中之杰,就这样被屠杀了。
“马宣赞,这26位学子,还有燕京的68位,全都在忠烈祠立碑做传,以供世人瞻仰。这些英灵都是烈士,等恢复了燕云之地,想办法通知他们的家人,民政司会提供抚恤钱粮,赡养家人。”
王松沉思片刻,对李逊几人道:“你们几人,若是愿意,可以去中华行政学院,或者讲武堂去上学。将来若是学成,可以为百姓多做些事情,也可告慰你们死去的同窗。”
三人收拾了一下心情,一起上前,异口同声回道:“多谢相公!”
几人虽心痛于同窗的惨死,但木已成舟,也无可奈何。死难的同窗有了安顿,几人也有了更好的人生机会。
张宪迟疑道:“相公,小人只想问一下,咱们何时出兵?”
刘子羽和旁边的三名学子,眼光一起看向了王松。众人都是想从这位举足轻重的相公嘴里,知道一个决定。
至于是和是战,他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马扩沉声道:“张将军,此战事关国运,相公得慎重考虑,你稍安勿躁,稍后自有解答。”
他可不希望王松因怒兴兵。这不但事关忠义军的成败,也有大局为重的考虑。
宋室孱弱,已被杨幺部赶往东南,一统天下已经是指日可待,王松登基也是势不可当。在此情形下,显然一切都要慎之又慎。
几骑绝尘而来,远远停下,马上骑士纷纷下马,仓皇而来,脸上却是一片喜色。
“相公,相公,流求六百里加急!”
王松心头“咯噔”一声,难道说,南方又出了什么大事?
接过公文,王松脸上一片茫然,恍然若失。
赵佶病死,赵构登位南迁,却遭海盗袭击,赵构落水而死。
绍兴元年,赵构的绍兴末年。赵宋,就要戛然而止了。
就广州的那些残兵败将,又怎能支起中华文明!
那些个赵宋皇室,东京城的繁华风流,争斗不休,都随着岁月沧桑,一去不返了。
尽管和这些人明争暗斗,相爱相杀,甚至你死我活,但当所有的人都随风而逝,一切又归于平静时,他还是有些伤感。
“马宣赞,召集各军将领,十日后,到真定府议事!”
王松摆了摆手,一种说不出的意兴阑珊。
“相公,到底是要先南下,还是北伐?”
张宪和马扩四目一对,马扩终于开口。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目光扫过部下将士,看察觉到他们掩饰不住的喜色,王松深深吸了口气。
“若是再不北伐,我中华的热血男儿,都被女真人杀尽了!”
王松语气冷静,迅速恢复了镇定。
马扩心头一震,这一天,终于要来临了。
一直举棋不定的北伐,因为94个学子的身亡,赵宋皇室的遇袭,而迅速下了决心。
王松转过身来,对这这些年轻的英灵,深深的鞠了一躬,算是向他们的致敬。
愿他们在九泉之下,能够看到忠义军光复燕云的一日。
喜欢宋士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宋士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