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化尽,燕子衔着泥土在屋檐下做窝,地面冒出了翠绿的新芽。
这一场漫长的冬日终于过去,迎来了生机勃勃地春天。
身体不好去医仙谷养病的七皇子,乘着一辆低调的黑色马车,压过湿滑的青石板,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上阳阁。
胤高宗也不知是刚抄了兵部尚书府有钱了,还是最喜爱的儿子归来太过高兴,竟然在宫中举办了春日宴。
皇后给安阳侯府送了帖子,夏清欢也在邀请之列。
推门而入的媚烟,手中拿着一本画册。
“小姐,这是锦衣坊刚送来的新款册子,您快来挑一挑。”
新的一年,夏清欢的身量似乎又往上窜了一点,去年的衣衫穿在身上,总觉得要短一截。
府里已经开始给各位主子添置春季的新衣,要么给一百两银子自己去成衣店买,要么去布庄买些上好的面料回来让府中的丫鬟婆子缝制。
下人也有两身新的棉布衣衫。
夏如雪管家后,虽然府里的各个主子以及那些能捞油水的大管事很不满,但普通下人们却很高兴。
毕竟府里发的月钱与福利,不会再被层层克扣,最终都会来到他们手中。
但想要买锦衣坊这种高端定制店里的衣服,就需要自掏腰包。
“媚烟,拿上册子,我们让文宣也挑两身。”
前几日阿若带着瘦弱的小石头与瞎眼的老嬷嬷苏春香,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安阳侯府。
他才五岁,年纪尚小,夏清欢不放心他一个人住在外院,即便有丫鬟婆子伺候,也怕像苏俊才那样被人带坏。
她便安排苏文宣住在了云水居的偏院,反正这里经过扩建与重新装修,现在的云水居比以前大了两倍不止,房间也多,再多来两个主子也够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刚走进与拱门相隔的偏院,稚嫩的读书声便传了过来。
阳光倾洒的小院,瘦弱的孩童穿着一件灰狐领的青色厚袄,手中拿着本三字经,正读得摇头晃脑。
京中贵族家的孩子,五岁已经开始进私塾,家中重视教育的长辈,一般三四岁就会给孩子开蒙。
苏文宣连这个正经嫡孙的名字都被剥夺了,只有乞儿小石头,连饭都吃不饱,读书那是做梦都不敢奢望的事。
夏清欢打算再暖和一些,就把他送进书院,不过在这之前,她找了一个老秀才给他启蒙。
三字这些简单的认字讲解,其实她也能胜任。
只是夏清欢很忙,再加上她总觉得她的思想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太过超前的东西教给这个时代的孩子未必是件好事情,所以她宁愿花点钱请一个不是那么古板迂腐的秀才来给苏文宣启蒙。
“姑姑!”
听到脚步声,小家伙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小炮弹一样跑过来,亲昵地抱住了夏清欢的胳膊。
“文宣,住得还习惯吗?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姑姑说,万不能因不好意思就不开口。”
夏清欢摸了摸小家伙的手,依然黑瘦的让人心疼,但好在还算暖和。
小家伙嘴角露出一抹开心的笑:“习惯,嬷嬷好,丫鬟也好,苏阿奶都说我长高了,姑姑不用担心我。”
“这就好,马上天要暖和了,你也该添置新衣,快来挑几件喜欢的衣衫吧。”
夏清欢来到了桌边,翻开了小册子。
比起款式多样的女子衣衫,男子的种类明显要少一些,孩童的款式就更少了。
但都用料讲究,花样精致,当然,价格也很美丽。
“姑姑,文宣现在有屋住,有饭吃,还有书读,已经很好了。”
苏文宣瞥了一眼图册上那些漂亮的晃眼的衣服,他虽然不知道价格,但这些以前只有苏府中最受宠的少爷们才能穿。
他合上了册子,脸上闪过一抹拘谨:“这些衣服太贵,买几尺布让府里的嬷嬷丫鬟们给我缝两件换洗的衣衫就行,不用花这些钱的。”
他很喜欢姑姑,见到她,就像是见到了那只存在于下人口中疼他爱他的已故娘亲。
但苏阿奶总是叮嘱他,要乖一点,不能给姑姑添麻烦。
其实他明白苏阿奶的想法,很担心姑姑有一天会厌了他,那时他又会回到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日子里。
所以他可以不穿新衣,也可以少吃一点饭,不能让姑姑以为养他很费钱。
“那可不行,你马上要进书院,穿得太差可会被人笑话的。”夏清欢怎会不知小家伙那点小心思,状似威胁地拉长了声音,“你不选,姑姑可要把每个款式的衣服都给你买一件啰。”
“我选我选,就这两件吧。”
苏文宣匆匆点了两件,就怕夏清欢买多了,选完后,他又有些郁闷地开口,“我是去读书的,不是与人攀比的,又不吃他们府里的米粮,他们为何笑话我?”
“京中人大多势利眼,文宣你还好小,等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夏清欢摸了摸小家伙又软又暖的兔毛帽,难道体会到无痛当妈的焦虑,叮嘱了一句:“姑姑养得起你,不差买衣服这几个银子。等文宣去了书院,不可欺辱他人,但也不用怕事,遇到问题要第一时间告诉姑姑,知道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