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也是如此,解缙自然看出这一件事情的收益与风险。但是,风险是之后的,收益是眼前的。王安石变法,一大派新法官员急速升迁。而今也是同样的。朱元璋既然已经确定这一件事情,那么大明朝未来的方向也是确定了。
解缙自然能够凭风而起。
什么?你说如果变法失败了怎么办?
抱歉,对于下位者是没有选择的。解缙早就是何夕的人,他不可能改换门庭。而等解缙成为上位者,成为朝廷大员之后,才有选择跳船的机会。对于解缙来说,最重要的是成为朝廷大员。而变法,是他最快成为朝廷大员的机会。
至于宋麟。抱歉。
人的资质,有三六九等之分。
姚广孝,苏伯衡,解缙,都是在青史上流过一笔的人物。姚广孝与解缙就不用说了。苏伯衡的文章也是一时之选,宋濂也曾说过,在他之后,苏伯衡的文章当在天下第一之列。
而宋麟,更多是承宋讷余荫。才有今日的地位。
说宋麟没有才华与能力,这是不对的。
宋麟在国子监祭酒的任上,其实做得也很好。否则,朱元璋也不会让宋麟长期在这个位置上,即便宋麟是何夕的人。但是也仅此而已。
在天下最聪明人的交锋之中,宋麟是跟不上节拍的。
何夕说道:“大家说说吧。姚先生,你觉得而今该如何下手。”
姚广孝说道:“将大明律给改了,这事情并不难,但是将这一件事情给做成。却是千难万难。但是细细思量,却与陛下行政一脉相承。陛下开国以来,行事以均平为要。打击豪强。这也是明主一贯作为。天下大权,在官与民,这里的民,不是百姓,而是大族之手。只是陛下打击天下豪强,均平天下。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陛下多次限制官府权力。不许官员轻易下乡扰民。但是征收赋税,征召民役,都是需要人办的。官府才几个人。而今以大户为粮长,这粮长虽然不是官员,但是手中却有权力。而且这些粮长大户都是一些什么人,其实与士大夫,大族族长是高度重合的。时间一长,那就是皇权不下乡。大明朝廷安民治民治法,就是不治小民,而治乡绅。而陛下这一改,直接将大明法度建立在百姓身上,与大明财政根植在自耕农身上,相一致,可谓大魄力。大手笔。”
喜欢大明公务员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公务员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