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显内心深处,辅助朱允炆平定北方,只能排到第二,第一永远是丁显自己的富贵与权势。
丁显简直是朱允炆肚子里的蛔虫。他很清楚一件事情,一旦北方平定,他丁某的相位,就未必稳当了。原因也很简单,如果仅仅是为了坐稳天下,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激励的改革的。
没有了外部因素的刺激,单单以坐稳皇位考量。其实儒学是最好的。
也就是说,丁显今日做的事情,别人很有可能百倍报复到他身上。
在丁显看来,南北分立,才是对他最好的局面。
当然了,丁显决计不希望南京朝廷垮台。所以他也是积极地为朱允炆效力。这一点也没有打折扣的。
丁显说道:“既然陛下想让关中以拖待变,那么臣举荐长兴侯耿炳文代替宋晟,他多次在陕西练兵,而且桑干河之战,说实话,打得不错。而且更是以擅守着称。用他,想必最符合陛下的想法。”
朱允炆听了,轻轻一叹。
是的,桑干河之战,虽然不能说是一场胜仗。但是耿炳文也表现得很出色。
再加上耿炳文的资历。不仅仅让朱允炆相信,也能让天下人信服。
朱允炆点点头说道:“你去安排吧。”
是的,这是一场小会。如果在政事上,自然是可以一言可决,只要朱允炆与丁显同意,政事上就不会有人敢反对,也不可能有什么波折的。
但是在军事上就不是这样的了。
这里面有很多人要考虑进去。韩国公的想法,颍国公的想法,乃至这么多勋贵的想法,即便朱允炆也必须综合很多人的想法,最后才能推动决策。
这都是很复杂的事情。
之前朱允炆亲自去办,比如去见徐达。但是而今朱允炆在朝廷之中的影响力提升。徐达死了,冯胜闭门不谈朝政。颍国公傅友德远在前线。已经没有一个能让朱允炆纡尊降贵的人了。而丁显在很多事情上,最得朱允炆的想法。这样纵横捭阖的事情,就会让丁显去办。
丁显立即答应一声。
这一件事情,对丁显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吧,只是前线战事做出如此大的调整,会不会影响战局?错过战机?
这个想法在丁显脑海之中一闪而过。
毕竟这个问题对丁显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合朱允炆的心思。这才是最重要的。
再加上耿炳文也是一个稳妥人。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至于战机不战机的,在丁显看来,更加不重要了。
喜欢大明公务员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公务员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