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昭看了一圈,随后只是回道,“回父皇的话,今日参考的都是京城数一数二的闺秀佳丽,儿臣眼拙,还请父皇定夺。”
穆述满意地看了他一眼,“哈哈哈哈,朕看这翰林院学士迟年之女迟栖便不错,迟爱卿可舍得割爱啊?"
穆昭闻言,目光落到一直默默低着头的迟栖身上,两人对视一眼,又迅速转开。
“迟小姐端庄贤淑,儿臣自是没有异议。”
迟年有些惶恐,原本年初是想着将爱女许配给沈太尉的次子,可谁知竟是无缘,如今却得了穆述和三皇子穆昭的青睐,也不知这究竟是好是坏,可眼下看自家女儿的表情,也不像不满意的样子,他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既如此,便将迟年之女迟栖封为三皇子正妃吧!择个良辰吉日便与太子侧妃一并把婚事办了。”
“陛下,如今炎儿虽说择了侧妃,可唐小姐终究是……东宫总归要尽快有个正妃主持事宜。既是要娶,何不将炎儿的正妃一并定下来,也好安了大家的心。”沈芷烟说得恳切。
“如此说来皇后可有合适的正妃人选了?”
沈惜辞此刻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便有人喊她的名字了。
“臣妾瞧着窈窈那孩子就不错,不争不抢,性子娴静,如今又能在考试中取得如此出众的成绩,想必在臣妾的教导下以后定能做好东宫主位,与侧妃和睦相处……”
沈惜辞大气不敢喘,原来皇后是在这儿等着她呢,这到底是她亲姑姑还是仇人啊,这么害她。
穆述听了沈芷烟的建议后,看向沈惜辞,“朕倒是忘了,这小丫头平日里规规矩矩不起眼,如今考试竟是如此出彩,倒真让人刮目相看。"
沈惜辞低着头不敢抬起来,只当没听见,皇后这么明目张胆地给自己作弊,自己又不敢当众拆穿她,穆述平日里忙于朝政,根本无暇顾及后宫事务,自然对这些学习的课业不清楚。
“陛下以为如何?”沈芷烟再次询问穆述,见他一时没有开口,遂又把目光转向殿下沉默的沈惜辞,“窈窈,太子哥哥与你感情甚笃,你可愿意嫁给太子哥哥?"
哪里甚笃了,分明就是被强硬撮合的,沈惜辞心思百转,脸上带着为难,"臣女......"
“陛下,窈窈如今也才年过十四,臣还想多留她在身边两年,如今定下婚事还为时尚早。”
就在她酝酿如何回答才不至于惹得凤颜大怒时,沈峰站到她身边,直接婉拒了。沈惜辞很是感激地看看沈峰,果然不愧是自己亲爹,知道替自己解围。
“窈窈与本宫是亲人,她入了东宫自可慢慢成长,有些事倒也不急,等她成年了再说也不迟,哥哥也不必担心。”
“爹爹,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她小声问沈峰。
沈峰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你想说什么便说,爹爹给你善后。”
她点了点头,然后抬头看向穆述和沈芷烟,"回禀陛下,娘娘,方才家父说的只是一方面,臣女其实一直只当太子殿下是哥哥,并未有任何非分之想。”
“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你还小,许多事……”
她立刻打断沈芷烟的话,“陛下,娘娘,臣女有句大逆不道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朕不治你的罪。”穆述此刻倒是发话了,一个小丫头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
“其实,臣女自小便给自己定下一个原则,那就是此生所嫁之人只能有臣女一人,绝不可娶纳他人。"
沈惜辞的话一出,满座哗然,就连穆述的眉头都微皱了一下。
沈芷烟也不禁露出吃惊之色。
显然她这话引得众人不满。
“沈三小姐这话确实有些大逆不道了,从古至今,有那个有权有势的男子不是三妻四妾的,更何况太子殿下还是储君,为皇室开枝散叶乃是正常,怎可为一个女子的小情小爱而放弃皇室血脉的传承。”有大臣不屑道,只觉得到底是个不明事理的小丫头,不懂大局。
沈惜辞毫不畏惧地迎上众人的视线,"谁说娶一人便不能为皇室开枝散叶了,其次这位大人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太子殿下是储君,要为天下着想,而臣女没有如此宽广的胸怀去和别的女子共侍一夫,所以才说臣女担不起此重任,还请陛下和皇后娘娘恕罪,另觅太子正妃人选。”
她听着这些人众说纷纭,偶有几个女子神态间除了震惊之外,还带着几分佩服,但大多人无非说她言语无状,不懂礼教……
“安国公,你这掌上明珠到底还是胆大妄为,还是好生领回府中教导吧!”
“小女年纪轻,说话不知轻重,还请陛下和娘娘不要和她计较,臣自会将她领回去好生教导。”沈峰嘴角轻轻扯出一抹笑容,又暗中给了自家宝贝女儿一个赞许的眼神。
在这么多人面前如此直言不讳还是头一遭,原本还有些惶恐,眼下得了沈峰的支持,好像就不那么紧张了。她老爹好歹也是国公,这点小事还不至于摆不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